第23章 小政的江湖之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章 小政的江湖之行

 

一苇说完,宣布解散,然后向小政招手,示意他跟自已走。小政赶紧跟着师傅来到方丈。一苇语重心长地说:“嘉胤呀,你出寺以后要勤思敏学,融百家之长为一身,将无想派的武学发扬光大。三年后回来,若愿意还俗,师傅决不阻拦;若还愿以身伺佛,师傅也不干预。不过,令尊、令堂那边的工作还需你自已去做。本来,为师想传授点功夫给你,怕你还俗后受人欺负,丢了我无想派的面子。但通过这八十一天的传授,为师发现你是块练武的绝佳之才。若就此还俗,归家娶妻生子,过平淡的家居生活,未免太可惜了。所以为师决定让你暂不还俗,用三年时间去游历、去学习。嘉胤,你不会怪罪为师吧?你如今应该趁着大好青春岁月,努力打下基础,不要等到像为师这样的年纪再后悔。为师纵观无想派上下,能够大有成就者非你莫属。希望嘉胤你不要辜负了为师对你的期望。”

小政双手合十道:“师父哪里话来?古语说:师恩大如天,您就如我的重生父母、再造爹娘。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的利益着想,我再不努力如何能对得起您呢?徒儿回家拜别高堂后,立即出门游学,若无收获决不归来。” 说着双膝跪地行三拜九叩大礼。一苇大师闻言,双目微闭,叹口气道:“去吧,一路小心。” 说完话低头转入内室,留下小政跪在当地。小政见师父离去,站起身呆立了一会儿,转身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方丈。行到门前,高声喊道:“师父,嘉胤走了。” 可半晌也不见回声,只得怏怏离去。

行到山门,却见爹娘带着家人仆妇站在门口,正东张西望焦急地往庙里瞅。见小政走了出来,顿时换了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老夫人拉着小政的僧袍,皱着眉说:“走,赶紧回家,换了这劳什子,咱也脱脱晦气。赶明儿娶房媳妇,抱个孙子,咱老王家也就开花结果了。” 员外看着妻子,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着叹了口气,径自走了。

小政回到家中,刚刚走进自已的房间,老夫人已安排丫环春梅拿着里外全新的衣衫和一帮仆妇、老妈子来伺候小政洗澡。浴桶放好注满温热的汤水后,仆妇、老妈子都走了出去,只留下春梅涨红脸低着头抱着衣物立在屋子中间。小政住在寺院一心习武,已经有很久没洗过澡了。回家见到一大浴桶的清水,顿生欢喜之心。可别人都走了出去,只有这春梅丫头低着头站在一边,他觉得很奇怪,于是问道:“姐姐,你还在这干吗?” 春梅脸涨得更红了,嚅嚅地说:“公子,老夫人让奴陪你沐浴,帮公子你添水搓泥。”“啊?男女授受不亲,更何况还要你伺候沐浴更衣?这可不行。姐姐赶紧出去,我能自理。” 春梅说:“不行啊,老夫人说了:如果不将公子你伺候好,回头她就将俺赶出府去。我自小就被卖入府里,家中早无亲人,若被赶出府去,那可如何是好呀?公子要不,要不就,要不……” 小政连忙打断说:“伺候那是万万不可的,但你出去被老夫人见到也确实麻烦。不如这样,你先把东西放在一边,然后搬张椅子背过身去坐在门后,我不喊你,你不可回身,这样就既不怕老夫人,也可以让大家都免得尴尬。你看如何?”

“好。” 春梅把衣物搭在木桶边上,转身搬了把椅子放在门后,然后脸对着墙,闭上眼睛坐了下来。小政看她坐下后,三下两下把自已扒了个精光,扑通一声跳进浴桶,溅出了一地水花。春梅听到响声以为出了什么事,连忙喊道:“公子、公子,你怎么了?” 小政见春梅着急,忽然玩心大起,他猛地把头钻入水中,并屏住呼吸。春梅叫了半天,没听见小政的回答,也顾不得羞耻之心了,跳起身三步并作两步就往浴桶边冲了过来。小政在桶里听到春梅的脚步近了,猛地从水里钻出湿淋淋的脑袋冲着急急跑来的春梅呵呵地乐。春梅根本没有心理准备,被突然从水里冒出的人头吓得心扑咚扑咚地乱跳。她略略定了定神,抡起拳头照着小政的秃头一阵猛锤,嘴里还念叨着:“让你使坏、引我着急,让你使坏……” 惹得小政开心地哈哈大笑。春梅打了一会儿好像忽然明白了什么,一下收住手,头也不回就跑了出去,连小政喊她都像没听到一样。

小政看到春梅跑出门的样子,笑得连气都喘不上来了。他接连喊了好几声,春梅都没回头。于是他又钻到浴桶里彻彻底地洗了个痛快。洗完后换上干净的内衣裤,外面依旧还是一身旧僧袍,神清气爽地去见爹娘。员外与夫人正在讲话,见小政进来倒没讲什么。夫人见小政居然还身着僧袍不禁皱起了眉头,厉声喊道:“春梅呢?给我进来!” 正在门外忙碌的春梅听到老夫人的喊声吓得打了个激灵,赶紧跑进房里,低头说道:“不知夫人有何差遣?”“死丫头,还问我有何差遣?我让你伺候公子沐浴更衣,你是如何伺候的?你是不是跑到一旁躲懒去了?”“夫人冤枉呀?”“冤枉?好死丫头,我来问你,让你伺候更衣,你看,你家公子更衣了吗?” 春梅这才抬头看了小政一眼,发觉小政依然是一身旧僧袍,不禁脚下一软跪在当地。小政见此连忙对娘说:“这个不怪春梅,是孩儿执意要穿,她怎敢阻拦?孩儿虽然离寺,但并未还俗,岂可忘记自已的身份?女色不近、荤腥不沾是出家必须遵守的戒律,还望母亲不要相逼。”

“岂有此理,为娘逼你?你可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今你已长大,就应该散枝生叶,以慰爹娘盼后之心。你非但不理解爹娘的苦心,还变本加厉地投身空门、一心向佛,这究竟是何道理?对得起爹娘十数载的养育之恩吗?” 小政心想父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好男儿又岂能沉沦于朝朝暮暮,怎可空守着小家庭去浪费有限的生命。但这些话他不想也不愿对父母说,于是他又找出了原先的话头讲:“母亲您既然这样讲,有些话我不得不对您与父亲讲了。师傅有言,因为我前世孽债太多,会报在今世,必须献身佛前,走遍名山古刹,弘扬佛法三年,此孽方可消散。不然轻则断子绝孙,重则折福夭寿。母亲您不想儿有什么意外发生吧?” 夫人听言,吃惊得嘴巴半天都合不起来。这话本来就曾听一苇大师讲过,现又经小政重新提起,所以还是可以相信的。但上次一苇大师来时曾讲,这段孽缘将由他亲自化解,准许小政还俗,可为何现在又如此这样了呢?小政看出了母亲的疑虑,连忙又说:“此次离山前,师傅特意关照,由于我前世孽缘实在太多,凭他老人家的法力实在是无力回天,必须要在三年里遍访各大丛林中的高僧大德,让他们合力为我驱散孽缘,才能让我消灾避祸,延年益寿。母亲大人,您若不信,为了显示孩儿的一片孝心,我马上就去换上寻常服饰,您帮我寻个女子,即日成婚吧。” 说着往门外走去。“孩儿且慢。”

夫人赶紧叫道,“原来如此?唉,孩儿这种事情你早就应该告诉我们的。既然你师傅这样讲,我们怎能不按他说的去做?你休息几日后,赶紧去寻找能帮你消灾避祸的高僧大德吧。娶妻生子之事我们暂且放放,你还年轻,这事不用着急。等到三年后咱们再把钱家的小闺女娶进家门,也并不迟。我们做爹娘的都不着急,孩儿你就不用太着急了。” 小政听了母亲的话,脸上不露声色,心底里乐都快不行了。心想,这真是人嘴二张皮呀,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明明是自已着急,现在却变成我着急了。这叫哪儿对哪儿呀?可又不能笑出来,只好强憋着,做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又谈了一会儿,实在忍不下去了,寻了个理由告辞出来。来到无人的后花园,对着太湖石一阵猛笑,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正笑之间,忽听一声娇嗔:“好呀,原来这一切都是假的呀?你在蒙骗夫人老爷,我去告诉他们!” 这一声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吓得小政打了个哆嗦,急忙回头。一看原来是春梅那个丫头,心里稍稍定了下来。

原来小政告辞出来,老夫人挥手示意春梅也可离去。春梅心想刚刚多亏小政救急,不然还不知要被老夫人责罚成什么样呢。应该去谢谢公子,于是紧随着小政来到后花园。却见小政对着假山狂笑不止,她开始并不明白他为何要笑,后来灵光一现,脑子里出现一个大胆的想法:莫非这一切都是假的?是小政虚构出来的东西?于是她大喊了一声。哪知,这一声把小政吓得脸都变色了。她想想不对,刚准备溜走,却见小政回头,笑着说:“好姐姐,我当是谁呢?吓了我一大跳。我就知道姐姐跟我是一条心,不然怎会来这儿呢?” 春梅嗔道:“公子,你可别跟我这小丫头套近乎,谁跟你一条心呀?小女子承受不起。”“哈哈哈哈,好姐姐,你可不能欺负出家人喔?”“你是出家人吗?一会儿我去跟老爷夫人谈谈。”“呵呵,好啊,过会儿我去跟爹娘讲春梅姐姐欺负我。”“公子,你太坏了。你想让我不讲也行,可我有个条件。”“姐姐,你说什么条件吧?”“公子,你去游历名山要带我同行。”

“呵呵,姐姐,你没开玩笑吧?我一小和尚去各大名山宝刹研习佛法,带一小丫头同行,且不说高僧大德不肯收留,行走江湖也有诸多不便。再说,这江湖凶险又岂是你一个黄毛丫头可以随便应付得了的,万一出个三长二短,让我如何向爹娘交待?这个万万使不得。” 春梅听了此言,撇了撇嘴说道:“切,不想带就不想带,找什么理由?说什么与我同行诸多不便,公子难道不知红拂女张出尘的故事吗?” 说完脸色绯红,低下了脑袋。

小政听了此话,心中一暖,但再也不敢往下接话了。红拂女张出尘的故事小政当然知道,相传隋朝末年,一布衣青年名叫李靖,有一天去拜见当时的丞相杨素,跟杨素大讲当时的时政局势,侃侃而谈,头头是道,博得当时立在杨素跟前手持红拂的侍女张出尘的好感。红拂当夜寻到客栈以身相许,与其私奔,传为千年佳话。因为小政知道春梅是用张出尘的故事来剖白心迹,而自已是个出家人,又怎么能够担负起女孩的心呢。

春梅低着头半晌没见小政回话,悄悄地抬头望去,哪里还有小政的影子。原来,小政看春梅低着头双颊绯红地玩弄着衣角,而她所讲的东西又实在不是出家人可以回答的,故而乘小丫头不注意,悄悄地溜走了。春梅刚从幸福的幻想中醒来,却见小政一声不吭地溜了,心中的气可不打一处来。但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只好强咽怒气,一跺脚转身离去。

小政溜出花园,看看天色尚早,信步踱出家门。行不多远,见前面有一穷酸书生打扮的中年汉子,身背大葫芦,手举一面布幡,疯疯癫癫地走了过来。行到小政面前,忽然伸手捉住小政,凑近面孔说道:“呵呵,好标致的小和尚,可惜命犯桃花,快请俺喝二杯,教你破解方法。” 小政突然被这怪人捉住,挣扎了几下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又听他说自已命犯桃花,还有破解的方式,联想到春梅的言行,加之腹中也有些饥饿,心想不妨请他一顿,看他有何说辞。于是口念佛号,说道:“阿弥陀佛,施主想是饿极了吧?贫僧身上尚有些散碎银两,你我寻家斋馆小坐一下如何?”

来者正是神算子诸葛敬畏。他闲得没事可干,沿路拉人请他吃饭,这一路已经拉了几十个行路的人,人人都避之不及,以为碰上了疯子。他却不管,只顾自已玩得快乐。走到钞库街附近,见前面有个清秀的小和尚迎面走来,心想逗弄一下这小和尚,一定很好玩。上前拉住,讲了那些言语,不想来者竟是毫无江湖阅历的小政。小政听他一说立即提出请他吃饭,搞得神算子大感意外。不禁细看了小政一眼,心想:还有这样的呆子?不如顺水推舟戏弄戏弄这小秃驴,也好打发时间。行不几步正好有一间饭肆,二人走了进去。小二见来者一个是酸秀才,一个是穷和尚,心中就不大乐意,刚想把二人赶出门去。神算子大声说道:“好酒好菜尽管拿来,你家爷爷有的是钱。” 小二一听有钱立即换了副面孔,大喊一声:“二位爷楼上请,好酒好菜端上来。” 二人在楼上靠窗的桌边拣了一张桌子坐下。一会儿小二端来鸭、鱼、肉等十几盘荤菜还有一大壶酒。神算子抓起筷子、拎起酒杯,自顾自地先吃喝起来。小政连忙招呼小二,再端碗白粥,拿两个白面馒头、一碟小菜过来。


    (http://kkxsz.com/book/ccbbgi-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