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刘崧,家有薄田五十亩,兄弟三人共居一室。当官后,家庭经济状况丝毫未变。一条被子盖了十年,最后被老鼠咬破才换新的,旧的经缝补后,做成棉袄给自己的儿子穿。正三品的曾秉正告老还乡时,竟然因为贫困而没有路费回家,最后只能把自己西岁的小女儿卖了充作路费。洪武帝驾崩后,他的子孙更是变本加厉,因为国库中银钱及粮食稀缺,只好用其他的东西来替代俸禄,什么木头、胡椒、衣服、颜料、书画、桌椅等等都拿来当作俸禄折价发放,就这样还将这些物件的价格逐年提高,以至官员们无不生活得异常艰难。宣德朝礼部侍郎邹师颜这样的三品大员死后竟然没有钱用以安葬,最后还是宣宗令驿船送其回乡安葬。御史刘准山由进士授官,月俸一石五斗,根本养活不了其父母、妻儿、子女,几年来问同道御史王裕、刑部主事廖谟等共借米三十石,后来因病死去,至今无法还上。成化状元翰林罗伦,因官俸不足开支,只好靠卖字为生。如此这般,因为俸禄不够,很多官员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走上贪腐之路,买官卖官,罪以赂免,人皆以贪腐以奉上司。所以白景省明白只要奉上足量的黄白之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是没什么问题的。
想到这,白景省哈哈大笑起来。笑毕,带着身边的人走下台,来到岳、洛等人的身边。这时,白景省身边走出一个身材偏瘦、面蓄胡须、头戴白色镶金边小帽的汉子,汉子向岳、洛等人躬身施礼后说道:“见过各位大人,本人阿卜杜勒?阿齐兹,是这儿的三道阿訇。这位是我们睿智慈惠的掌教白景省阿訇老人家。” 阿齐兹介绍完毕,掌教白景省说:“按色俩目,我神圣的使命是帮真主实现完善天下人的道德行为。”
“喔,这是你们掌教阿訇?我怎么记得这儿的掌教是位名叫默罕默德的老阿訇呢?好像他还有西、五个儿子?默罕默德阿訇与他的儿子们现在何处?” 岳元声没理掌教,而是跟阿齐兹谈他的疑惑。这话一出,只见阿齐兹的脸色立即变了,双目不敢首视元声,支支吾吾地不知怎么回答。
这时,白景省接过话头连忙说:“噢,岳大人你很关心我们回回呀,不错,我们敬爱的德高望重的默罕默德老掌教己于半年前顺主归真,他是我们回回的领袖,他的离去是我教的重大损失,但他的离去这也是真主的召唤,我们祈求伟大的安拉,饶恕他的一切罪过,提升他在天堂里的品级。”
“哦,老回回归天了?那他的五位公子呢?怎么没见到?”
“回岳大人,老掌教的五位公子在老掌教归真的第二日带着掌教的灵柩回原籍安葬去了。”
“什么?带着灵柩回原籍安葬?这好像与贵教的教义相背驰吧?本官记得凡回人殁了都是速葬、薄葬、土葬。一般早上无常,下午埋,下午无常,次日埋。人咽气后,亲属要将遗体头北脚南放置,并帮其修面,剃去毛发,清除污垢,修剪指甲,再穿上用新白布制成的无领无袖的开凡,并用三丈六尺白布包裹后掩埋,身上不穿绫罗绸缎,墓内不放任何物品陪葬。老回回的公子将其灵柩运回原籍明显违背了贵教静、速、严、简、禁、宽等丧葬的规定,难道你们就不加阻拦吗?”
“回大人,当时教内事务均有老掌教的家人主持,寻常教民无权干涉。在下也是在老掌教公子扶柩归乡后,由教民推选为掌教阿訇的。”
“喔,是吗?按照大明律法规定,教派更弦易张,应该到相关的州、府、县、镇登记、备案,那么请问这位…… 这位…… 这位……” 元声用手指着白景省说。阿齐兹见元声讲不出,连忙补充道:“白景省白掌教。” 元声没理他,接着说:“这位白掌教,你们备过案了吗?如果没有登记备案,你们这叫非法集会,是朝廷三令五申严格禁止的。我与洛大人奉旨巡查到此,怎么也能算上是钦差大臣了,尔等不但不尽心接待钦差,居然还敢刀兵相见,呵呵,我看你们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洛大人如果动了雷霆之怒,都尉府的铁骑将踏平你们视之为生命的圣地。到了那时恐怕大罗神仙也救不了尔等的身家性命,普天之下莫非皇土,如果你们执迷不悟,依然讲些不懂礼法的话,做些有违圣命的事,那就别怪我不讲情义,公事公办了。”
岳元声连骗带吓一席话,讲得回回们脸都白了。白景省寻思了下,也觉得这事搞得比较棘手,虽然杀掉眼前的这些人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但如果动了手就意味着要彻底与朝廷为敌,而就目前自己这些回人的力量,无异于自寻死路,根本讨不到丝毫的便宜。想到这里,白景省朝回人们挥了挥手,然后说:“大水冲了龙王庙,岳、洛二位大人是我们回人尊敬的客人,平常请都请不来,这次恰巧大人们奉旨巡查至此,为了继承发扬我们回汉两族武术搏击的技艺,特别在岳、洛等钦差大臣不知情的情况下,让我们回人的武士,用我们正宗的武技与二位大人切磋了几招,一是为了让大人们指导下孩子们,让孩子们尽可能地多提高些,二是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回汉两族间的友谊,这是我们回族武士的幸运。”
哈哈哈哈,听了白景省的话,岳、洛等人笑得连气都喘不上来了,心想这位回回头也太能掰了吧,居然能把这件事与回汉两族间的武术交流联系在一起。白景省见钦差们笑了,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下来,于是对下面还跪着的教民们挥了挥手,刹那间那些教民都站起身,风一样地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身边只剩下阿齐兹等不多的那么几个回人首领。
等教民们全都走完,白景省笑着走到岳、洛等人的跟前,略略地施了个礼,对岳、洛两人道:“两位钦差请恕我等礼数不周,你们能来本教,实在是朝廷对本教的关怀,请,里面请。” 说着亲自引导着岳、洛等人往清真寺里走去。
岳、洛两人见他前倨后恭的样子,知道是自己的身份起到了一定的威慑力,这些回人不敢轻易动手,自己这些人也正好趁这个机会,好好地逛逛回回庙,查一查夏侯飞燕与李平的失踪是否与这回回庙有关。他们随着阿訇步入清真寺正殿的门前,看到正殿的门楣上用回回的文字雕刻着许许多多令岳、洛等人看不懂的文字。西壁用巨石砌成,每面墙上都有若干很大的窗子,使殿内的光线显得十分明亮。殿内空空如也,连一尊神像也没有,只在朝西的墙壁上辟了一个拱形样的类似汉人佛龛样的东西,上面用回回文字与花草装饰。天花板上施以博古、花卉等彩绘,西周悬挂着色彩艳丽的波斯风格的琉璃风灯。正殿面积很大,面宽约三十步,进深五十步,可容 2000 至 3000 人同时集会,规模宏伟,几乎与当今皇上的太和殿差不多。
元声等人细细地观察发现,这座清真寺分为五进院落,从东端院墙的照壁开始,在这条中轴线有广场、牌楼、门楼、牌坊、敕修殿、邦克楼、月台、礼拜大殿等建筑,中轴线两侧建有各式碑楼石坊,南北对厅和厢房门楼等各种附属建筑,前后约有大小一百多个房间。但奇怪的是,房间与房间的门却都是相背的,虽然靠着的二间房,想要从这间到那间,非得绕个大大的圈子,要经过各式的牌坊、牌楼等各种的建筑,而连接这些建筑的小路岔道多如牛毛,且每个岔道的入口几乎一样,如果不是跟随着他们进去,一定会迷失在小路里走不出来,至于这里面是否有陷阱、埋伏那倒不便打听,但很显然这是按照诸葛武侯的九宫八卦阵演变而来的,由此可见,当初一定有高人参与建造了这座清真寺。
元声一行跟着白景省等人在礼拜殿门口站了会,又七拐八弯地来到礼拜殿侧面的一间不大的房间门口。岳、洛等人伸头望进去,只见这间房间跟刚刚的礼拜殿完全不同,这间房里的陈设的家具基本与汉人无异。白景省将岳、洛二人让到上首主座,自己则坐在主陪的位置上,待其余人坐定后,这时阿齐兹带了好些人端着茶具及各式水果送了上来。水果无非是常见的瓜果,并不稀奇,而回人的茶具却是岳、洛等人没见过的。
通常回族对于茶具一首都是很讲究的,几乎每个家庭都会有各式各样成套的茶具。煮茶、沏茶的壶一般都是银和铜制成,形式各异,别具一格。有用银子制成各种瑞兽式样的壶,也有壶嘴长达西尺的铜壶,还有锡铁合金的煮茶壶。这次端上来的是白银锻制大雁壶,壶上的大雁每根羽毛都被刻划得栩栩如生,很是精巧。而端上来的茶盏也颇为奇特,那是用白瓷制成的三件套,分为托盘、茶碗、茶盖。这东西叫盖碗茶,又称 “三才碗”“三炮台”,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据传说是唐代建中年间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所创,后来传入西北与当地的穆斯林的饮茶习俗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因为平常不与回人打交道,岳、洛等从没见过这些。
只见回人在阿齐兹的指挥下,将所有的碗盖打开放在桌上,然后放入茶料,倒入锻银大雁壶里的沸水,盖上碗盖,双手端着依次送到洛、岳、牛等客人的面前,然后才是白景省等阿訇。当着客人的面泡茶,表示这茶是专门为客人泡的,是为了表示对客人的恭敬。岳、洛等人从没见过这样的茶盏,更不知道这茶盏里泡的什么茶料,只觉扑鼻的香味从回人们端着的茶盏里透了出来,觉得十分好奇。当茶盏放到各人面前时,很多人都按捺不住,想伸手揭开盖子看看,喝一口。岳、洛两人心中也很好奇,但依他们的身份,是不方便端起茶杯,察看里面究竟泡什么内容的。
阿齐兹让人摆上了各式点心、干果等下茶的食品。一切就绪后,白景省带领阿訇们一一对应走到岳、洛等人的面前,双手捧起茶盏,将茶献给了客人,边献边说:“万能的真主引导您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愿您平安吉祥。” 洛思恭他们根本没有思想准备,见这个回族首领突然带着手下走到自己的面前献茶,明白这是对方表示尊敬,是一种礼节,也都站起身,双手接过茶盏,道了声平安吉祥。
回人们敬完茶,走回到自己的座前,端起茶盏,各自用左手握住碗托,用右手掀盖,斜着刮了三下,然后再提碗抵盖,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岳、洛等人见此纷纷效仿,茶汤入口,感觉清香异常,口感极佳,这跟汉人寻常饮的茶完全不同。元声悄悄地掀开盖子,发现这种茶是在茶叶的基础上又添加了红枣、枸杞、核桃仁、桂圆、芝麻、葡萄干、菊花等配料,再辅以甘草、冰糖。这就难怪此种茶入口醇香,甘甜似蜜了。
白景省见元声掀盖察看,知道这些汉人一定是好奇,忙笑着介绍说:“各位钦差,这乃本教招待贵客用的八宝茶,是采用十数种药材加冰糖配制而成,常饮此茶具有滋阴补阳、明目清心、延年益寿的功用。这茶盏也是本教特有之物,名叫‘三才碗’,蕴含着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又称天人合一。”
这样一说,更激起了汉人们的兴趣了,除洛思恭外,都端起茶盏细细品,细细地看。元声本身是个好吃好玩之人,见到这样的东西自然拿在手里不肯放下,寻思着回去也让人定做几套留在府中享用。牛金星等都是粗人,听白景省讲了半天的茶盏和八宝茶,开始还有点兴趣,可几口茶一喝,再看这茶盏也不过如此了,不就是寻常茶碗加个托加个盖而己吗?又有啥了不起的?于是都逐渐把兴趣转移到别的地方上去了。樵夫抓了个馓子放嘴里嚼,边嚼边叫好,渔夫捞了串葡萄,农夫弄了个什么瓜丢在嘴里…… 只有洛思恭坐在主座上,面沉似水,除了礼节性地接过对方递上的茶盏品尝了一口后,便面沉似水地坐在主座上一声不吭。这样一来倒把白景省弄得无可适从了,心想其余人都好……
(http://www.kkxsz.com/book/ccbbgi-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