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巡视食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1章 巡视食邑

 

邺城文会至此结束,各国各部落使团先后离开邺城。东晋使团水路并进不到半个月抵达建康,要是纯陆路返回恐怕要二十日往上。

与此同时燕子坞将《重阳邺城文会集》大规模刊印,在单于台有意识的宣传下慕容冲的声望更上一层楼。

不过在经水路进入东晋境内后慕容冲便与王献之等人分道扬镳,理由嘛慕容冲巡视封户。

王献之觉得没有什么不妥于是带着其他使团成员回京复命。

江淮之地水网密布,水路是最好的选择。有燕子坞的船只接应慕容冲一行人索性走水路更快些。

江南的水汽总是带着缠绵的温柔,即便入了秋,运河两岸的芦苇仍泛着青苍,偶有白鹭掠水而过,惊起一圈圈涟漪。

慕容冲倚在船头的软榻上,手中展开一卷舆图,目光却时不时飘向舱内 —— 苏若兰正临窗而坐对着窗外的烟柳水色出神。

慕容冲将舆图卷好,起身走到她身后,双手轻轻搭在她的肩头上。苏若兰身子微不可察地一颤,随即放松下来,靠向他的掌心。

“在想什么?” 慕容冲的声音带着笑意,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廓。

“只是觉得,这江南的水色,倒与北方的景致颇有不同。”

慕容冲低笑一声,手指顺着她的肩头滑下,轻轻握住她的手。“往后有的是时间看,” 他将她的手拢在掌心,“等安置下来,我带你去逛秦淮河,去游西湖,看遍江南的山水。”

苏若兰侧过头,望进他含笑的眼眸里。那里映着她的身影,也映着窗外的波光粼粼,竟比任何景致都要动人。

“冲郎……” 她轻声唤他,尾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

这声 “冲郎” 让慕容冲心头一跳,他低头,鼻尖蹭过她的发顶,声音里满是愉悦:“嗯?若兰可是有事吩咐?”

这是苏若兰第一次这样亲昵地称呼他,即便在邺城私会时,她也多是称他 “公子”,偶有动情时唤他 “冲郎”,也带着几分羞怯。此刻她主动唤来,让慕容冲只觉得有些暖意。

苏若兰脸颊微红,轻轻挣了挣手,却被他握得更紧。“没什么,” 她低下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只是觉得,这样很好。”

“是很好。” 慕容冲松开她的手,转而从身后环住她的腰,将下巴搁在她的肩窝。

“嗯···还有人呢!”

慕容冲摆摆手:“没事!”

彼时青冥正在船头坐着只是望向远方,青冥细细算来跟慕容冲有关的女人几乎每一个都有她的身影。

比如当初救下祝卿,比如贺氏。

······

东晋为安置北方流民,在江淮地区设立侨州郡县。舒县属庐江郡,该郡在西晋时领舒、灊等 9 县,但至东晋仅存舒、灊两县3,形成 "实土化" 的侨郡格局。

慕容冲获封辽东公时,东晋朝廷按 "虚封实土" 原则,将舒县划入其食邑。

东晋朝廷不能将重要重镇划给慕容冲,可是又不能过于寒碜。朝廷上下寻摸了好久才确定以庐江郡舒县为食邑。

舒县地处大别山北麓,境内有龙舒水(今杭埠河)穿流而过,形成 "山环水绕" 的地形。

龙舒水 "源出六安州西南龙穴山,东流经舒县南,又东南入巢湖"。龙舒水流域土地肥沃,汉代即有 "舒县稻田" 之称。

庐江郡在西晋太康年间(280-289 年)有 1.2 万户,但至东晋因战乱人口锐减。舒县作为侨县,实际户数可能不足三千,但通过吸纳北方流民快速扩充人口。

东晋年间郡公的标准食邑封户最低为三千户,意味着这三千户每年的赋税权、劳役在慕容冲手上。

慕容冲以封孚治理封户,最初封孚的统计是三千户口,共计一万五千人。

朝廷对于封君占有户口数严格控制,增户或者益户均需要有朝廷诏令。

不日慕容冲一行人抵达封地,这还是慢的,水路顺流而下的情况下,从这里到建康经龙舒水 - 巢湖 - 长江的黄金水道。顺风+夜间航行情况下最快一天一夜抵达建康。

舒县之外,秋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将青灰色的城砖染上一层暖意。龙舒水在不远处蜿蜒东流,水面上偶有渔舟划过,惊起一群白鹭。

封孚身着素色长袍,站在迎候的人群前列,鬓角的华发在风中微颤,却掩不住眼中的矍铄。他身后是庐江郡的数位大族代表,皆是锦衣华服,神情中带着几分对这位鲜卑贵胄的好奇与审视。

庐江也不是等闲州郡,三国时期著名人物周瑜便是出自这里。

船只靠岸,此处离舒县尚有三里地。慕容冲一行人登船上岸,一群人当即行礼:“拜见公爷!”

“免礼免礼”

封孚当即为慕容冲介绍起来:“这位出自庐江何氏,这位出自庐江周氏······

庐江周氏便是昔年周瑜家族,庐江何氏的核心支系始于东汉末年的何夔,至东晋时期因何充、何准等人的崛起成为举足轻重的士族。

何充是东晋中期的关键政治人物,官至侍中、骠骑将军、录尚书事,辅佐晋康帝、晋穆帝,甚至在庾氏家族专权时仍能维持朝政平衡,其政治影响力辐射中枢。

何充之弟何准虽隐居不仕,但因其女何法倪成为晋穆帝皇后,家族得以通过外戚身份巩固地位,时称 “舅氏之重”。

现在何法倪仍旧在世,居住在永安宫。其家族子弟仍旧出仕东晋,何澄初任为秘书郎,后任秘书监受到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器重。

不过庐江现在的治所在霍山,何家的主宅在霍山。倒是周氏的基本盘就在舒城。

此番何氏是派遣了家中重要子弟前来,周氏则是现任管事人前来,自晋以来舒城周氏没有什么在朝官员,影响力持续减弱,周瑜一系早己经迁居,在舒城的周氏己经是偏支了。

同属于庐江周氏的周访家族西晋灭吴后,周氏家族定居庐江浔阳,以军功起家最终形成一门五侯,跻身东晋一流世家。

封孚都够平抑这几家世家大族,发展封户实力,只能说是能力超凡。

“公爷请······


    (http://kkxsz.com/book/gbafii-2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