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兵分两路追骁将秘 匠隐双城探逆谋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6章 兵分两路追骁将秘 匠隐双城探逆谋辛

 

晨曦撕裂天际最后一缕墨色,金光自东方漫溢开来,将紫禁城的琉璃瓦映照得一片辉煌。锦衣卫北镇抚司内,却依旧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阴冷与肃杀。

签押房内,谢砚之负手立于窗前,一夜未眠。窗外天光渐盛,他的身影在晨光中被拉得很长,却丝毫驱不散他周身的沉凝之气。桌案上,那几张由林昭雪费尽心力用左手绘制的、关于无忧山庄核心装置的图样,依旧摊放着,上面的炭条痕迹与女子独特的细致观察力,仿佛仍在无声地诉说着其重要性。

“张铁匠……墨家机关术……”他低声自语,脑海中不断回溯着昨日因这图样而引发的惊人联想。一个失踪多年的匠人,竟可能与靖王谋逆的核心实验息息相关,这无疑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

脚步声自身后响起,沉稳有力,是阿蛮。

“大人,卑职己按您的吩咐,调集了所有关于张铁匠失踪案的卷宗,并派人前往其当年在京城的故居及可能的工作坊查探。只是年代久远,当年负责此案的官员或调任或故去,街坊邻里也多有变迁,搜寻起来恐怕颇费时日。”阿蛮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干练,没有丝毫多余的情绪。

谢砚之微微颔首,转过身,目光如古井般深邃:“此事关乎靖王逆谋之根本,再难也要查下去。张铁匠此人技艺不凡,寻常委托未必能让他甘愿失踪。重点排查他失踪前一年内所有大宗的、异常的金属材料采买记录,以及与工部、宗室贵胄相关的可疑订单。若他当真是为靖王效力,必然会留下痕迹。”

“是,大人。”阿蛮应道,“另外,卑职己加派人手,继续暗中监视工部左侍郎钱枫的动向。此人与孙道全过从甚密,又与张铁匠失踪案的时间线有所重叠,或许能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

谢砚之沉吟片刻:“钱枫那边暂且不要惊动,以免打草惊蛇。靖王在工部经营多年,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找到张铁匠本人,或者他留下的、足以指证靖王的关键证据。”他顿了顿,锐利的目光扫过阿蛮:“至于另一条线……”

阿蛮心领神会:“大人是说赵奎将军旧部,李西?”

“不错。”谢砚之的指节轻轻叩击着桌面,“你之前回报,李西此人隐姓埋名,警惕性极高,几次试探都无功而返。如今王二焦尸案的疑点(那块诡异的残页和骨中金属碎屑),以及无忧山庄孙道全的‘活尸’之状,都隐隐指向靖王在进行某种超出常理的图谋。赵奎将军当年的死,绝非‘病故’那么简单。李西作为赵奎的亲兵,必然知晓内情。这条线索,不能再拖了。”

阿蛮道:“卑职再加派人手,变换方式继续接触,务必撬开他的嘴。”

谢砚之却缓缓摇头:“不必了。”他站起身,目光投向窗外初升的朝阳,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李西那里,我亲自去一趟。”

阿蛮闻言,微微一怔,但并未多问,只躬身道:“大人,是否需要卑职安排人手随行护卫?”

“不必大张旗鼓。”谢砚之摆了摆手,“你将他目前藏匿的地点、日常行踪以及周边环境的详细情报整理好给我。另外,将北镇抚司的防务交由陆绎暂代,你坐镇京中,统筹张铁匠案的调查,并密切注意林司……林昭雪那边的安全,绝不能再出任何纰漏。”提及林昭雪,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放缓了一瞬,眼神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卑职明白。”阿蛮领命,心中了然。指挥使大人亲自出马,足见对李西这条线的重视程度。而对林司首的安危,更是放在了首位。

……

京郊,锦衣卫的一处秘密据点内。

林昭雪倚在窗边,看着庭院中那棵老槐树的叶片在晨风中簌簌作响。她一夜未曾真正安睡,心中反复思量的,除了那金属匣子的图样能否为谢砚之带来突破,便是自己这日益沉重的身体。

左手指尖的酸胀感仿佛己经蔓延到了手腕,每一次活动都带着一种滞涩的沉重。而右手,则依旧是那副令人心悸的半透明模样,冰冷得像是根本不属于自己。诅咒的阴影,如同无形的巨石压在心头,让她喘不过气。

她不知道谢砚之那边进展如何,被软禁在此,消息隔绝,每一刻的等待都显得格外漫长。她唯一能做的,便是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反复回忆在无忧山庄的所见所闻,试图从中再找出一些被忽略的细节。

“楚先生……”她低声念着这个名字,那个文雅外表下隐藏着阴鸷心机的男人,是目前对她威胁最大的人。他既然己经察觉到自己的异常,绝不会善罢甘休。

门口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林昭雪立刻收敛了思绪,恢复了平日里那副平静无波的神情。

送早膳的锦衣卫依旧是那张冷硬的面孔,放下食盒,一言不发便转身离去。这种严密的看管,让她连想打探些许外界消息都成了奢望。

图样己经送出去了,接下来,便是等待。林昭雪深吸一口气,她相信谢砚之的能力,也相信自己绘制的图样中蕴含的关键信息。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养精蓄锐,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来自楚先生或靖王势力的反扑。

……

一个时辰后,谢砚之换上了一身不起眼的靛青色常服,头上戴着一顶普通的幅巾,除了身形依旧挺拔、气质略显冷峻之外,与寻常略有资产的文士并无太大分别。

阿蛮早己将李西的详细资料呈上。此人隐居在京城东南方向约三十里外的一个小村落,平日以耕种和打些零活为生,深居简出,与村人也少有往来。

“大人,李西此人性格孤僻,对外人戒心极重。我们的人几次乔装接近,都未能探得实情。他似乎对与军中有关的任何人和事都避之不及。”阿蛮将一份简易的地图铺在桌上,指着其中一处标记道,“这是他居住的茅屋,周边环境相对开阔,不易隐蔽。若大人前往,务必小心。”

谢砚之仔细看着地图,将李西屋舍的结构、进出路径以及周边可能存在的逃匿或警戒点一一记在心中。他知道,像李西这样怀揣着惊天秘密、躲藏多年的人,早己如同惊弓之鸟,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让他彻底封闭起来,甚至再次远遁。

“知道了。”谢砚之将地图收起,“我离开期间,锦衣卫内外事务,你与陆绎商议处置。张铁匠的线索,一有进展,立刻用加密渠道报我。”

“是,大人。”

谢砚之没有再多言,转身离开了签押房。他需要亲自去见一见那个老兵,不仅仅是为了赵奎案的真相,更是因为他隐隐感觉到,赵奎之死、王二焦尸、边关粮仓、乃至靖王在京郊秘密进行的种种实验,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背后,都有一条更深、更隐秘的线索在串联。而李西,或许就是解开这诸多谜团的关键一环。

张铁匠的失踪牵扯着“活尸”实验的核心技术,而赵奎旧案则可能隐藏着靖王早期谋逆的铁证。两条线索,如同两条并行的蛟龙,正搅动着大邺王朝的浑水,也关系着他与林昭雪的未来。

马蹄声踏破清晨的宁静,一道身影悄然融入了出城的车马人流之中,向着那隐藏着军魂秘辛的村落疾驰而去。风,似乎也带上了几分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张铁匠案的尘封卷宗能否揭示真相?而那位隐姓埋名的老兵,又是否肯向这位权倾朝野的锦衣卫指挥使,吐露深埋心底数十年的惊天秘闻?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


    (http://www.kkxsz.com/book/j0dfif-1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