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全产业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章 全产业链

 

赵睿一眼就看到了呆立在不远处的章惇。

像一根木桩,傻乎乎的杵在入口处,满脸的震撼。

“子厚!这边!”

他招了招手,笑容灿烂得晃眼。

章惇一个激灵,回过神来,连忙整理了一下衣冠,快步走过去。

越是走近,他心中的震撼越是无以复加。

这里的一切都颠覆了他对“工地”的认知。

没有乱糟糟的布局,一条条用石灰画出的白线,将整个区域划分得井井有条。

物料堆放区、加工区、施工区,甚至还有一个临时的茅草棚当做茶水站,几个妇人正在给工匠和民夫分发着大碗凉茶。

“县尊。”

章惇走到赵睿面前,躬身行礼,语气中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敬畏。

“行了,这是工地,没那么多规矩。”

赵睿毫不在意摆摆手,将手中的图纸卷起来,随手递给身边的吏员。

“看你这脸色,不太好啊。去吴家谈得不顺利?”

章惇心中一凛,赵睿对自己的行踪果然了如指掌。

“下官无能,让县尊失望了。”

“哦?说来听听。”

赵睿表情没什么变化。

章惇便将自己前往吴家,与吴江的整段对话,复述了一遍。

“我以为,吴江此举,绝非他所说的‘不敢乱接’。安置房的营造,与寻常建房并无本质区别,以吴家营造实力,断无做不成的道理。”

“他分明是记恨之前韩封案子,县尊让他吴家丢了颜面。所以他今日故意拿捏,是料定了我乐寿县除了他吴家,再也找不到能承接如此大工程的营造商。他这是要逼你……低头服软。”

出乎意料的是,赵睿听完他这番夹叙夹议的汇报,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子厚啊子厚,你还是把事情,看窄了。”

赵睿拍了拍章惇的肩膀。

章惇被笑得有些发懵,不明白赵睿为何如此反应。

“走,我带你看看。”

赵睿不由分说,拉着章惇的胳膊,朝工地深处走去。

他指着那座正在收尾的高大砖石建筑,和旁边那个奇特的土窑,高声道。

“看到那是什么了吗?等到水泥厂正式投入运营,那些什么营造商,会跪满县衙。”

他又指向不远处,杜林、杜伟兄弟正指挥着工人搭建的棚屋。

“那是酿酒坊,记得我在汴梁酿的酒吗?当时忙着科举没没时间推广,我准备在乐寿打造一个大型酿酒作坊,有了它,钱粮并不是问题。”

“木材,也有了。瀛洲府有聪明人,他们知道如何选择。”

赵睿一路走,一路指点,声音中充满了豪情。

“子厚,我们要做的事情,从来不是去求着谁来赏口饭吃。我们是要创造一个全新的局面。”

章惇被赵睿这番话震得脑中嗡嗡作响。

一个念头疯狂涌上心头。

“县尊的意思是……我们自己,就是最大的营造商?”

“说对了一半!”

赵睿赞许的看了他一眼。

“我们不仅是营造商,我们还是原料商,是生产者!砖、瓦、石、木、水泥……所有的一切,我们都要自己掌握在手里!这叫什么?这叫全产业链!”

虽然“全产业链”这个词章惇听不明白,但他却理解了赵睿话里的核心意思。

那就是,不假于人,自力更生!

“可是……县尊,我们之前不是一首在准备营造商的招标吗?”

章惇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招标,当然要招!因为,我们暂时还没钱,我们需要启动资金。我们需要让所有商贾知道我们的盈利模式。”

“与吴江合作,掣肘太多。但那些小鱼小虾呢?只要我们给他们机会,他们会用十倍百倍的努力来回报我们!

他们会成为我们最忠实的盟友。

我们可以把工程拆分开,让十个、二十个小工坊来做。

谁做得好,以后就有更多的活计。

做不好,立刻换人。

主动权,要永远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一番话,如醍醐灌顶,让章惇瞬间茅塞顿开。

他之前所有的担忧、愤慨,在赵睿这番宏大的构想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那么可笑。

他以为的死局,在赵睿眼中,不过是计划中的一环,甚至是一个筛选掉不合格合作者的机会。

“所以……我现在应该做什么?”

“继续做你该做的事,招标的准备工作,不要停,但也不要急。

你回去,把所有报了名的商户名录,再过一遍。

不要只盯着那些家大业大的,多看看那些不起眼的,甚至只是某个手艺出众的匠人领着几个徒弟的小作坊。

去查他们的底细,看他们的口碑,把有潜力、信得过的都圈出来,做一个备选名录。”

赵睿的目光望向远方,那里,乐寿县的轮廓在夕阳下清晰可见。

“我们的水泥厂、砖瓦厂、木材厂都还在建设,我们有的是时间,去挑选我们真正的伙伴。想拿捏我们的,我们就让他慢慢等着,看看最后,到底是谁求谁!”

章惇用力一拱手,声音前所未有的坚定。

“属下明白了!请县尊放心,惇必不辱命!”

看着章惇带着满腔热情,脚步都轻快了几分离开的背影,赵睿脸上的笑容才慢慢收敛起来。

取而代之的是深邃的思索。

吴江的拒绝,仅仅是因为赵管家的案子,报复心作祟吗?

或许有这方面的原因,但绝不是全部。

一个能把生意做到这么大的商人,心胸和格局再小,也不会跟白花花的银子过不去。

他今天的姿态,与其说是在拿捏,不如说是在……表态。

向某个人,或者说,向某个群体表态。

赵睿的脑海中,浮现出苏轼苏辙三人的商议。

在地方推行新政,真正要面对的敌人,往往不是那些明面上的政敌,而是一张由地方士绅、豪商与朝中某些守旧派官员共同织就的、看不见的利益大网。

这张网,盘根错节,根深蒂固。

任何试图触动他们利益的改革,都会遭到他们毫不留情的联合绞杀。

吴家,在乐寿县乃至整个河间府,都是营造行当的巨头。

背后又是安抚使。

他与多少官员有利益往来?

他的生意,又牵扯了多少商户?

自己要在乐寿县搞工业区,建安置房,这在他们看来,就是要砸掉他们世代传承的饭碗,就是要打破他们对行业的垄断。

吴江今日的拒绝,恐怕不只是他自己的意思。

这更像是一个试探,一个警告。

“想让我知难而退么……可惜,你们选错了对手。我赵睿要走的路,凭你们,也配?”


    (http://kkxsz.com/book/jacfda-1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