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声渐歇,赵睿撤下牌匾上的红绸,“汴河捞”三个烫金大字豁然亮出!
招牌大字在日头底下金灿灿,透出一股热腾腾暖意。
随着苏轼一声高亢迎客,等在旁边的学子们个个精神抖擞。
吕惠卿、章惇、郑獬、林希、王韶、刘挚、梁焘……
一张张脸上写满好奇与兴奋,昂首挺胸进了门。
百姓瞧见这么多读书人进去,又看看官差衙役,一时半会儿心里首打鼓,腿脚在门槛边挪移,想进又不敢抬步。
“诸位乡亲,进来尝尝鲜!”
伙计们满脸堆笑,热情地招呼着。
“汴河捞,就是给咱老百姓开的。”
有几个胆大的,被伙计半拉半请,笑着让进了门。
店铺门口,赵睿掏出铁皮喇叭,清了清嗓子,扯开嗓门冲外面围观的人群吆喝开了。
“父老乡亲们,走过路过,千万不要放过。”
“汴河捞今日开张,除了火锅,特别准备了便宜又实惠的冒菜!”
“冒菜!八文钱一碗!有肉有菜!”
“开业大酬宾!今日买冒菜,再送白米饭一碗!先到先得,卖完为止。”
铁皮喇叭声音极大,传出去老远。
八文钱一碗,有肉有菜,还搭一碗饭?
百姓霎时凑近了几步。
上哪儿找这等便宜事去?
寻常这样的酒楼,没有二三十文,一份素菜都吃不上。
“真的假的?八文钱?”
“还送饭?”
“走走走,排队去!”
本来还在犹豫观望的人群,呼啦一下围拢过来,自觉在店门口排开长队。
街对面茶楼上,赵祯看得津津有味。
“这掌柜,做生意还真有点门道。”
他指着楼下排起的长龙。
“你瞧,三两句话就把人给拢住了。”
任守忠也看得咋舌:“是啊,八文钱真心不贵。”
赵祯摸了摸下巴,“待会儿安排人过去买几碗,晌午咱们吃冒菜。”
杨科、方华、廖志平等人在远处看着。
老杨摇了摇头。
“稀松平常,全是花哨玩意儿。”
方华表示同意。
“我们犯不着学他这样弄。冒菜,不就是锅里烫熟嘛,他敢卖八文,咱们卖七文就是。”
廖志平摇了摇头,不太赞同方华的主意。
“离州桥远的店铺,甚至可以加价出售,哪怕是十二文一碗,怕是也有人抢着买。”
老杨拍了拍廖志平肩膀。
“廖掌柜这话在理,汴河捞离咱们远,是我们的优势。他卖什么,咱们跟着卖什么,又不是什么新鲜技艺。”
就在人群为了八文钱冒菜疯狂排队,赵睿再次抄起铁皮喇叭。
“各位老乡,各位父老!劳驾静一静,听我再唠叨两句。”
闹哄哄的人堆顿时没了声响,齐刷刷扭头,好奇看着他。
赵睿挥手,八个西姜村来的妇人,走到装满清水的大木桶跟前。
每人手里都捧着个长条玩意儿,还有一个小方盒。
“那是什么东西?”
“黄澄澄的,看着像糕点?”
“闻着挺香,但不像吃的……”
“旁边小盒装啥的?莫不是胭脂水粉?”
连店里屁股刚挨着板凳,准备开吃的客人都给外头动静勾起好奇心,纷纷起身走到门口张望。
“今日小店开张,除了美食,更有好礼相送!”
他手指头往长桌上划拉。
“大家看到的这两样宝贝,一个叫‘肥皂’,一个叫‘火柴’,都是汴河捞独一份的稀罕物。它们,是小店为回馈诸位厚爱,特设‘积分兑换’礼品!”
“积分?兑换?什么意思?”
人群里嗡嗡响起嘀咕声。
赵睿清清嗓子,大声喊话。
“所谓积分,您在咱店里花钱,花一文钱,咱给您记一分。比如,今日这碗冒菜八文钱,买了就能积八分。改天吃顿火锅,花了一百文,一百积分就给您记上。吃多少算多少,没上限。”
顿了顿,嗓门又拔高一截。
“这积分有何用处?用处大了。攒够了积分,可以免费换取这两样宝贝。”
他顺手拿起块肥皂。
“此物名为肥皂,去污垢,洁衣物,有奇效!只需五百积分,就能换走一块。”
赵睿笑着,示意一个妇人上前。
妇人拎着件油乎乎、沾满泥巴的粗布褂子,放进水桶。
她先用老法子搓了半天,油污印子淡是淡了点,依旧清晰可见。
接着,拿起一块肥皂,对着湿衣服的污渍处来回蹭了几下,再丢回水里搓揉。
奇迹发生了!
水里冒出好多白沫,随着妇人揉搓,顽固的油渍、泥渍肉眼可见迅速溶解、脱落。
没一会儿工夫,大婶捞起衣服拧干,刚才还脏得没法看的褂子,现在干干净净,几乎找不着脏印儿。
“哇——!”
“天呐!油成那样的衣服,几下子洗利索了?”
“比皂角豆好用多了。”
“俺的娘嘞,这是神仙东西吧。”
洗衣服,尤其是带油的,谁家不头疼?
又是草木灰又是皂角豆,鼓捣大半天,该洗不掉还是洗不掉。
“肥皂”的效果,颠覆了他们认知。
五百积分,听着好像不少。
转念一想,多来吃几顿火锅,白捞一个洗衣利器。
划算!
太划算!
赵睿笑眯眯看着大家伙儿表情,顺手又拿出个小木盒子。
“此物,名为‘火柴’。”
抽出一根细小木杆。
“平常生火,是不是得叮叮当当敲火石,还得备着火绒?麻烦得很!可我这火柴呢,轻轻一划……”
在盒子侧面的糙面上轻轻一擦,“刺啦”一声轻响,火苗“噌”冒了出来。
“嚯!”
人群再次发出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自……自个儿着火了?”
“拿小棍儿一擦就行?”
“乖乖……比那火镰子省事儿!”
“神了!真是神了!”
赵睿举着燃烧的火柴,声音充满诱惑。
“这等取火神器,方便快捷,一盒能用许久。只需西百积分,换走一盒。”
方便快捷的肥皂,一擦就着的火柴!
这两样东西,对寻常百姓而言,实用性远远超过了美食本身。
廉价美味的冒菜,新奇热闹的火锅,通过消费免费兑换的肥皂和火柴……
汴河捞的门槛眼看要被踏破了。
店堂里,原本看热闹的食客们,再看菜单时,眼神都不一样了。
吃!必须多吃点!
攒够积分,换肥皂火柴回家。
老杨他们有些傻眼了。
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这个什么积分兑换。
“老杨,我们可没有那什么肥皂,火柴这种新奇玩意儿。”
老杨不愧在生意场上浸淫多年,很快想到了对策。
“积分兑换……无非是摊销成本在火锅上。汴梁城里的新鲜玩意儿多了去了,未必不能想到办法。”
方华拍了一下老杨肩膀,贱兮兮的笑道。
“哈哈,比如说勾栏听曲儿?”
“哈哈哈……”
(http://kkxsz.com/book/jacfda-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