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你们来干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章 你们来干嘛?

 

文会转眼要开,虽说拢共二三十号人,可也不能上场就怂,让人小瞧了去。

肚里没啥墨水,只好抓紧三天,见缝插针塞了不少文章诗词。

包拯心里挺美,接连两天没出门,专程待在书房,等着赵睿随时请教。

果然不出所料,赵睿每天捧着两三篇策论过来求指点。

顺带着,包拯引导他聊起了时局。

结果赵睿看事情那刁钻古怪的角度,每回把包拯惊出一身冷汗。

什么“权力来自人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公权力不能大过私权”……一套一套的。

包拯给气得浑身哆嗦,指头点着赵睿那篇《论王霸之辨》,差点儿破口大骂。

“你你你……哪儿学来这些歪理邪说,还振振有词!你看看你写的文章,跟你嘴里胡咧咧的是一回事吗?”

赵睿反倒觉得,逗包拯生气还挺有意思。

老头儿古板是古板,可急眼的样子,比电视剧里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好玩多了。

“老师,您看您,脸又气白了不是?”

“老夫,老夫……”

包拯长叹一声,算了算了。

跟这臭小子掰扯,迟早把自己气出个好歹。

好在文章写得惊艳,没有离经叛道。

“明日文会,管好你的嘴!!!”

誊抄了七八篇策论,这几天得赶紧让老包看完。

算算日子,再过十来天就是科举。

只要能提前划出经义的考试范围,科举倒也不是不能试试。

当然,要是没弄到内部消息,还是得找个由头溜了。

所以啊,趁现在有机会,必须好好表现一番,秀秀实力。

总得给老包留点念想,让他觉得今年不成,还有明年嘛,反正自己年轻。

要不然,挨了老包那根黑戒尺,屁股开花,怕是几天都爬不起来。

汴河捞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火爆。

按理说,火锅最适合的还是午食和晚食,三五好友围炉而坐,热气腾腾,才有那份酣畅淋漓的滋味。

可谁能想到,如今汴河捞的盛况,是从清晨就开始的。

天刚蒙蒙亮,汴河东街的人家还揉着困眼打哈欠呢,一瞧窗外,汴河捞门口的长龙队伍早排到巷子拐角去了。

“哟!老李,你可真行,这么早奔着这一锅汤来?”

张屠户扛着半扇猪肉,瞪着眼一脸惊奇。

队伍头里的老李头嘴一努,差点没把口水带出来。

“你懂个啥!我办银卡了,八折优惠。这打折的事还分什么早晚,先吃回本再说。”

“银卡?用银子做的?”

“过来,爷们跟你说道说道。”

老李从怀中掏出一张银色卡片,拿腔拿调把刘明利教的一套宣传词倒背如流。

张屠户听的一愣一愣的,看了一眼银卡,又摸了摸袖中的铜钱。

“老李,往前挪两步,谢谢你啊,帮我排队。”

老李嘿嘿笑了一声,挪了两步。

此时,刘明利带着几个伙计,在门前空地上摆出了一溜儿条凳,又按照赵睿先前画的图样,拿出刻着序号的竹制小牌。

“诸位客官,劳烦诸位在此稍候片刻,拿好您手中的号牌,小的会按顺序叫号。”

要说宋朝老百姓就是实诚,规规矩矩坐条凳上扯闲篇。

有伸脖子数前面人头的,有扒着门缝闻香味的,愣是没人插队。

赵睿从后头晃悠到前厅,站在窗边看了一圈,瞧见刘明利忙而不乱,伙计们井井有条,队伍里没人闹腾,满意的点点头。

刘明利懂眼色,是块经商的好料,这“排号系统”一上,效率和服务体验都提上来了。

既然前厅被刘明利打理得妥妥帖帖,自己乐得清闲。

晚上文会才是正事。

转身便回了书房,将誊抄的诗词拿出去,摇头晃脑背了起来。

声音抑扬顿挫,颇有几分投入。

沉浸式背诵让他忘了时间。

天色渐暗,前院忽然闹哄哄的。

侧耳细听,似乎是苏轼他们回来了。

不多时,苏轼、苏辙、曾巩、章衡几个果然说说笑笑进了院。

他们屁股后头还呼啦啦跟了二三十个年轻学子,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逸之,逸之,快出来!”

苏胖子扯着喉咙喊了起来。

赵睿掸了掸衣袍,这才施施然踱了出去。

咦,吕慧卿跟章惇居然没来?

按说章衡肯定会把他那个族叔章惇给拽来的。

不过,人没到,清净。

反正瞅着他也犯膈应。

刚想招呼苏轼、曾巩他们去汴河捞二楼订好的雅座,院门口又是一阵小小的喧闹。

一个熟悉的身影率先进了院子,正是当朝文坛领袖,也是恩师包拯的好友——欧阳修。

只见欧阳修捋着胡子,笑得跟朵花儿似的。

身后,还跟着三位气度不凡文士,看那服饰和神态,想来不是寻常人物。

赵睿赶紧颠儿颠儿迎上去,躬身作揖。

“晚生赵睿,见过欧阳公。”

欧阳修哈哈一笑,扶起赵睿。

“逸之不必多礼。今日老夫可是不请自来,给你捧场来了。”

说着,他侧过身,指着身旁一位面容清癯,神态沉稳的中年文士。

“逸之,来,老夫为你引荐,这位是枢密副使王珪,王潜深。”

赵睿心中微动,枢密副使?

乖乖,朝廷大员啊。

赶紧又是一揖。

“晚生见过王大人。”

王珪微微颔首,打量着赵睿,眼中带着几分审视与赞许。

欧阳修又指向王珪身侧一人,此人身材不高,肤色黝黑,眼神锐利如鹰,自有一股不凡气度。

“这位,想必逸之也听说过,江宁府王安石,王介甫。”

“啊?!”

赵睿一听,心肝儿都颤了颤。

王安石?

他老人家怎么跑这儿来了?

不等他琢磨明白,欧阳修又乐呵呵指向最后一位。

这是个胡子头发全白,但精神头十足的老先生,眉眼间有股子与世无争的淡定。

“还有这位,老夫挚友,宣州梅尧臣,梅圣俞。”

“梅学士!”

赵睿更是吃惊,眼睛瞪圆了几分。

王安石也就罢了,毕竟还算后起之秀,可梅尧臣那是诗坛老前辈,跟欧阳公一个级别的大拿啊!

一串串响当当的名字砸下来,赵睿脑瓜子嗡嗡的,话不过脑子蹦了出来。

“欧阳公,介甫先生,圣俞学士……您,您几位这是唱的哪出啊?”


    (http://kkxsz.com/book/jacfda-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