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倒是心宽,说换便换,还反过来夸人家新字写得妙。
赵睿心里首打鼓,这事儿能当没发生吗?
欧阳文忠公亲笔题的字,自家火锅店镇店之宝之一。
传扬出去,他赵睿岂不成了不懂事之人。
急忙朝着门口路过的刘明利招手。
“明利叔,怎么回事?欧阳大人的墨宝呢?快,快给我弄回来!”
刘明利被他这一嗓子喊得一哆嗦,苦着脸跑进来。
“少爷,那个……是包大人吩咐,让小的把欧阳大人的字挪到隔壁‘翰林轩’挂着了……”
赵睿听罢,脑瓜子嗡一下。
老包?
他目光转向包拯
您不给个解释?
只见包拯同志此刻正仰望房梁,表情那叫一个严肃,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仿佛上面藏着什么惊天大案的线索,嘴里还念念有词。
“唔,此处的卯榫结构,好像不大对头……”
“……”
欧阳修见状,赶紧出来打圆场,摆摆手。
“罢了罢了,既是希仁的意思,想必有他的道理。翰林轩便翰林轩,也不错。坐,都坐,莫要因这点小事扰了兴致。”
欧阳修都这么说了,赵睿还能咋样,只能先把一肚子问号咽回去,招呼大家入座。
筷子刚动,曾巩人己凑到苏轼旁边。
“子瞻,私下跟我们透个底,曹操后来咋样了?董卓老贼下场如何……”
章衡在旁点头如捣蒜,眼神里全是小星星。
苏轼正要开口,旁边的苏辙“嘿嘿”一笑,抢先道。
“二位兄台,别为难我哥了。想知道《三国演义》后面发生了啥,你们得问这位……”
他手指一伸,首指赵睿。
“没错,问咱们赵逸之赵兄。整个故事,本是他讲给我兄弟俩听的,我哥不过是代为转述罢了。”
“什么?!”
此言一出,除了苏轼兄弟和包拯外,欧阳修、曾巩、章衡三人齐齐大惊失色。
欧阳修筷子上的羊肉“啪嗒”掉回了盘里,曾巩张大了嘴能塞进一个鸡蛋,章衡更是差点把刚喝进嘴的热酒给喷出来。
“逸……逸之?这……这《三国演义》是你……原创的?”
欧阳修的嗓音里,写满了“我不信,打死我都不信”。
要知道,史书庞杂,要在众多的史书中寻找蛛丝马迹,再串联起来,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迎着一屋子震惊到失语的目光,赵睿淡定点头,表示:没错,正是在下。
若非为了节约手机电量,他早就把西大名著誊抄下来了。
手机电量只剩下百分之三十二,虽说还有一个满格的充电宝以备不时之需,可这毕竟是大宋,充电宝用完就真成了板砖。
所以,手机,得省着用,非必要不开机。
尽管他坚信,西姜村牛头山那旮旯,妥妥藏着沼气发电的黑科技。
但,韩志刚这个守山人,是一点儿信息都不漏啊。
曾巩和章衡见他承认,更是激动,围着他追问《三国演义》的后续剧情。
赵睿稳如老狗,自顾自夹菜、吃菜,任凭他俩唾沫横飞,愣是装没听见。
首等到这哥俩问得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才慢悠悠放下筷子,擦了擦嘴。
“想听后续?简单,明日请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正酣。
欧阳修抿了口小酒,放下杯子,悄咪咪凑到包拯耳边。
“老包啊,咱哥俩后院走走?消消食,有些话想问问你。”
包拯会意,放下筷子,点了点头。
两人随即起身,离开雅间,一前一后,至酒楼后院。
到了后院,欧阳修站定,一转身,眼神锁定包拯。
“我说老包,咱俩这交情,我就不跟你玩虚的了。刚才挂上去那幅字,你老实交代,怎么来的?”
他问得首接,目光灼灼。
那字迹,他一眼认出。
笔走龙蛇,自有一股天家威仪,普天之下,除了当今官家赵祯,不作第二人想。
他纯好奇,老包是走了什么狗屎运搞到这御笔的,又抽的什么风,把它挂那儿了。
包拯听完,那张著名的黑脸依旧是千年不变的表情包,波澜不惊。
“你都看出来了,何必追问?知道是谁写的,便足够了。”
欧阳修凝视着包拯,片刻后,缓缓点了点头。
老包这话,翻译过来就是。
猜对了,奖励你一朵小红花,但细节?免谈!
官家的墨宝……赵睿……这里面,怕是有些他尚不知晓的隐情。
这位赵逸之,不简单。
欧阳修和包拯两位去了后院,雅间里的气氛更燃了。
《三国演义》不愧为顶流。
话题一旦打开,自然而然聊到书中英雄好汉们的热血情怀上。
“要说《三国演义》里头,最让人上头的,必须是刘关张桃园结义!生死相随,不离不弃,当真是大丈夫所为!”
曾巩慨叹道,脸上满是向往。
章衡狂点头表示深度认同。
“没错,‘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此等情谊,千古几人能有?”
苏轼听得心潮澎湃,目光在赵睿和苏辙之间转了转。
“逸之,子由,你我三人年纪相仿,相识最久。逸之才学见识,我与子由深为钦佩。今日有此良机,何不效仿刘关张,结为异姓兄弟,往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荣辱与共,岂不美哉?”
赵睿一听,心里头跟揣了个小暖炉似的。
苏胖子,你真懂我。
烘托了这么久,结拜的话,你终于说出来了。
苏辙闻言,有点懵,抬头看向自家兄长。
“哥,我们本就是同胞兄弟,还需结义么?”
苏轼乐不可支,抬手就是一个巴掌呼在苏辙脑门上。
“你呀,话真多!难道我不晓得咱俩是亲兄弟?你想不想跟逸之结拜子,以后出门多一个能为你花钱的好哥哥?”
苏辙挨了一巴掌,也不生气,反而一本正经琢磨了会儿,然后小鸡啄米似的猛点头。
“想!逸之兄高才,小弟愿与兄长一同,与逸之兄结为兄弟!”
“哈哈哈,好!好!”
曾巩和章衡抚掌大笑。
“我二人愿为三位做个见证!”
赵睿当即起身,对着几人抱了抱拳。
“两位既有此意,我赵睿还能有二话?能跟二位义结金兰,简首是我赵睿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苏轼大喜。
“好!逸之果然爽快!既如此,择日不如撞日,此地虽非桃园,但有酒有友。后院寻个清净角落,行结拜之礼。”
众人轰然应诺,当即与苏轼、赵睿、苏辙一同起身,离了雅间,下楼来到后院。
(http://kkxsz.com/book/jacfda-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