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沸腾的汴河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章 沸腾的汴河捞

 

一旁的包拯听着苏轼慌不择路叫喊。

再看看赵睿他们几个年轻人,你看我,我看你,束手无策的模样,不由得微微摇了摇头。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慌成这样,还是得老夫亲自出马。”

赵睿闻言,也觉得不能总让苏轼一个人顶在前面。

“老师说的是,大哥,咱们一起去瞧瞧。”

包拯在前,步伐稳健。

苏轼跟在赵睿身旁,显然心有余悸,不时探头往前张望,生怕再被人群淹没。

一行人刚到前厅门口,外面是个什么阵仗还没看明白,眼尖的百姓己经发现了人群中的苏轼。

“出来了!苏才子出来了!”

“苏老爷!是子瞻先生!”

也不晓得是谁先喊了一嗓子,人群如同被点燃的爆竹,再次沸腾。

“快开始吧!我们己经等了一个晚上了!”

一个眼圈熬得通红的中年汉子,死死扒住门框,嗓门都快喊哑了。

他身旁一个年轻书生也急切附和,满脸都是期待与焦灼。

“是啊,是啊!苏先生!昨晚我等一夜未睡,翻来覆去就惦记着那曹操究竟逃出城没有?后来是个什么情况?您快给大伙儿说说呀!”

“没错没错!曹孟德究竟脱险了没?”

“还有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呢?他们后续如何?”

各种追问《三国演义》后续情节的声音,一浪接着一浪涌向苏轼。

大家伙儿七嘴八舌,脸上写满“等不及了”。

场面比刚才苏轼独自应付的时候,更显热闹,更显混乱。

包拯实在想不明白。

堂堂包青天。

在开封府,在汴梁城地界儿,怎么成了个没人搭理的小透明?

他正打算清清嗓子,吼上一声,好歹刷点存在感。

没等他开口,人群呼啦一下又涌了进来。

大伙儿当然瞧见包青天、包大人了。

可瞧见归瞧见,又没有作奸犯科。

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儿,有啥可怕的?

赵睿一看情况不妙,赶紧抄起铁皮喇叭,三两步蹿上桌子。

“各位,各位!安静,安静!听我说!”

人群只是稍稍一顿,没有管他。

继续各说各的,吵吵嚷嚷。

赵睿脑中灵光一闪,张口便唱。

“滚滚长江东逝水……”

果然,开场BGM非常有效。

一瞬间,满屋子鸦雀无声。

有人甚至小声嘀咕,感觉赵睿这嗓子,比原唱苏东坡听着还有味道。

一曲《临江仙》唱罢,场子总算是给镇住了。

赵睿暗暗数了数,屋里屋外,少说也有三百号人。

这才刚开了个《三国演义》的头,要是讲到后面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那些精彩段落,那还得了?

他低估了大宋人民对于精神食粮的渴求。

所谓,有流量,就有商机。

这钱,不跟捡一样?

至于怎么捡,赵睿一时半会儿想不明白。

首要任务是安抚众人。

既不能得罪人,又不能影响了汴河捞的生意。

“各位,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家喜爱听书,是汴河捞莫大荣幸。为确保品质,每日申时(下午三点)准时开讲,每场两回。离申时还有一个多时辰,还请诸位稍后再来,莫要影响了店内生意。”

人群中反应各不相同。

早到买到茶票的听客纷纷叫好。

“好!赵掌柜说得有理!就该这样!”

“我们在这儿等着,哪儿也不去!”

这些人大多听了开头,正是心痒难耐的时候。

不过,还有更多人刚赶来。

一听这话,急眼了。

“不行!我们没买到茶票的,岂不是白跑一趟?”

一个汉子扯着嗓子嚷嚷,急得首跳脚。

“申时再来,怕是连门都挤不进喽!”

抱怨声、央求声一浪高过一浪,不达目的不罢休。

眼瞅着刚安静下来的人群又要失控。

赵睿正琢磨着怎么安抚大伙儿,人群里突然冒出个机灵鬼,大声喊道。

“来晚了,没地儿坐的,也别着急。

赵老爷不是说了吗?

申时开讲。咱们就在这汴河捞吃火锅。

边吃边等!

这样一来,既不耽误听书,又能大饱口福,一举两得。”

这话一出,就像火星子掉进了干草堆。

“对啊!好主意!”

“高!实在是高!这位老兄说得对。”

“没错没错!咱们就在汴河捞吃着等!既能填饱肚子,又能占个座儿听书!”

“掌柜的,快给我们安排座位,我要吃火锅,等苏先生说书。”

“我也要,我也要,给我们也来一桌,最好的位置。”

一时间,刚才还在抱怨的人,立马变了脸,嚷着要点菜吃饭,热情比刚才催促说书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得,你有张良计,他有过墙梯。

不过,赵睿爱死那个小聪明了。

紧接着,问题又来了。

没有买到茶票的,占了座,那买到的呢?

总不能退钱吧?

黄牛们第一个不答应!

“赵老爷,我们吃不起火锅,怎么办?”

他们晃着手里的竹牌问道。

“简单,待会儿你们坐走廊里听不就成了?”

赵睿指了指手里的铁皮喇叭。

“不信?去走廊试试,听得清不?”

几人一试,效果还真不赖。

反正没钱吃火锅的,多的是。

大不了少挣一点儿。

要怪就怪自己没摸清规矩。

明儿换个招,一定能够挣钱。

申时己至。

汴河捞内外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

堂内吃着火锅的食客们放下了筷子;

走廊里、门外踮着脚尖的听众们屏住了呼吸。

苏轼拿着铁皮喇叭,走上前,清了清嗓子。

没等大家催,他就把喇叭凑到嘴边,熟悉的调子再次响彻汴河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一曲《临江仙》再次唱罢,满堂喝彩。

苏轼抬手虚按,待掌声稍歇。

“各位抬爱,苏某实在惭愧。今儿开讲前,苏某有几句话,不得不说。《三国演义》这本奇书,不是我写的,是我二弟赵睿赵逸,呕心沥血的杰作。我不过是借花献佛,替他念给大家伙儿听,希望各位明白。”

这话一出,人群先是一愣,接着爆发出更大的议论声。

无数道惊奇、探究、钦佩的目光,齐刷刷射向柜台后,正笑着点头的赵睿。

“咱们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今儿,苏某要给各位带来《三国演义》里,更惊险刺激、荡气回肠的篇章——第一段,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第二段,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第三段,长沙太守孙坚藏玉玺昧盟约!”

“好!”

“快开始吧!”

苏轼深吸一口气,惊堂木“啪”的一声脆响。

“话说当日,曹孟德……”


    (http://kkxsz.com/book/jacfda-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