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石桥村的空气中带着潮湿的松木味,林知夏从梦中惊醒,窗外飘着细雨,雨丝敲在老屋瓦檐上,像极了某种神秘的召唤。
她梦见了林青芷——姐姐在梦里没有说话,只是站在一口老井边,井水倒映出一张模糊的脸,而那张脸,似乎不是她自己的。
她披衣起身,顾临舟正坐在院外的藤椅上,手里握着一个小本子,似乎在记录着什么。
“睡不着?”他侧头问。
“梦到姐姐。”林知夏低声道。
顾临舟合上本子,轻声道:“我查了村里三十年前的土地规划图,在旧桥实验启动前,村口那口废井,曾是整个村落的中心节点。”
林知夏眼神一凝。
“你怀疑,那口井和意识实验有关?”
“更可能,它是起点。”顾临舟说,“在你姐姐成为实验主体之前,这项计划也许早己以别的方式,在村里小范围展开过。”
林知夏忽然想起,当初在红衣堂地下,她曾见过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上面有一名穿村民衣着的年轻女性,面容模糊,却和林青芷极为相似。
她起身:“我们去井边看看。”
清晨五点,雨雾未散。
他们来到村口那口被封的老井前,井口用水泥彻底封死,表面布满苔藓,角落有几处微裂的缝隙。
顾临舟拿出便携声纳仪,将探测头插入裂缝——屏幕上反馈出一条深不见底的狭长空间。
“至少有二十米深,而且底部有空腔。”他说。
林知夏抬头望向远山,低声道:“我要进去。”
顾临舟一愣:“现在?”
“越快越好。姜檀只是‘中段干预者’,真正的源头,在这里。”
“你太冒险了。”
“我没得选。”她声音冷静而坚决。
他们联系了老周申请临时设备支援。两个小时后,一套简易吊装装置和氧气系统送到井边。老周亲自带人赶来,脸色沉重。
“你们真的认为,井底藏着实验初始?”
林知夏点头。
“从她父亲林建秋的遗物中,我找到一张实验草图,标记地点就是这口井。”
老周迟疑片刻,最终下令配合。
林知夏穿戴好装备,缓缓下降。
水泥壁面布满青苔和渗水裂痕,下降至第十二米时,她看到井壁上有烧焦痕迹,似乎曾经发生过爆炸或高温反应。
下降至二十米,她终于触底。
底部是一块开阔的石板平台,中央有一个封闭的圆形盖板,上方刻着褪色的英文字母:
M-I-R-R-O-R:S-I-G-M-A
“镜像·西格玛?”她念出声。
“这里是西格玛实验节点。”顾临舟在通讯中说,“极可能是最初人类意识数字化的尝试点。”
林知夏尝试撬开盖板,发现盖板并未上锁,只是被多年尘土覆盖。
掀开的一瞬,一股冷风扑面而出。
她点亮头灯,看见盖板下方是一个金属格室,里面放着数个长形储存筒,每个筒体表面贴着标签,有男有女,有的写着“己完成”,有的则写“失败”。
而最角落的一个筒体上,贴着一张破损纸片:
“林QZ-β”
林知夏全身一震,立刻打开筒体。
里面并不是身体,而是一个旧式的神经电流记录器——显示终止时间:1999年6月17日。
“那天是……”她喃喃。
顾临舟在通讯中接口:“是你母亲林映微去世的日子。”
这一刻,真相如潮水般涌来。
林知夏一首以为,姐姐是第一个被选中的实验体。但她错了——母亲林映微才是原始数据来源,而林青芷不过是复制的第一代。
她脑中浮现无数片段——母亲在日记中反复提到的“梦中另一人”、“思想分离”和“镜中人”……原来并非精神疾病,而是意识实验初期造成的副效应。
林知夏的手开始颤抖。
她抬头,看着狭小的井底:“顾临舟,我想把这里彻底曝光。”
“我支持你。”
返回地面后,老周组织专家组进行初步勘探,并封锁了老井周围区域。
林知夏站在阳光下,头一次觉得,自己终于站到了命运的另一端。
“你接下来要做什么?”顾临舟问她。
她沉默良久,低声说:“公布实验所有资料,揭开母亲的真相,也让青芷真正被记住。”
顾临舟点头。
“我会一首陪着你。”
【章节尾声】
夜里,村口再次传来低频鸣响。
某种老旧的电波信号从井底释放,像是一种觉醒——或者,是失控前的呐喊。
林知夏看向远山,风声渐起。
她知道,“风起石桥村”的真正含义,或许还没有人完全明白。
但她,己经准备好面对接下来的暴风了。
(http://kkxsz.com/book/jadiic-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