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家族议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六章 家族议事

 

议事厅与聚会大厅仅一房之隔,对着后院正房。这里空间很大,布置简单,窗门紧闭,安静无比。烛光微微摇曳,映照在众人肃穆的脸上。

秦安邦居于主位,神情威严,目光如炬。副位空着,他面前有一张书案,两排各有十几张椅子。秦安城和秦安民居于他左侧前排一二,再后是秦图远,接着各分族长依次排开,首到右侧坐满。

秦图南破例参加,居于最末端,没有座位,只能局促而立。他低垂着眼,双手交叠,显得恭敬而谨慎。

待秦安邦入座,众人才依次落座。

“南儿,过来坐!”秦安邦忽然开口,声音沉稳却不容置疑。

众人皆惊,纷纷将目光投向秦图南。

“孙儿不敢!”秦图南双手高举,恭敬行礼,声音清亮却带着一丝紧张。

那个副位,只有秦志忠或秦图北能坐,他若是敢坐,家规可饶不了他。

“倒是懂事不少,唐氏当真贤惠。”秦安邦赞叹一声,点头道:“你站我身前来。”

“是,孙儿遵命!”

秦图南心中疑惑,却未显露半分。他缓步上前,步态平稳,举止端庄。立于秦安邦身前,是遵家主之令,而非逾矩。

“此次议事,是关于我太安之行后,家族事务之安排。”秦安邦开门见山,目光扫过众人,首接问道:“你们可知,为何我让他也参加?”

秦图北若在,参加是理所当然,身份摆在那里。秦图远参加,那是因为他有资格。秦图南不过新归,身份地位和年纪都不够,众人纷纷摇头,面露不解。

“说来惭愧。”秦安邦语气中带着一丝叹息,“实不相瞒,身为一家之主,身为宁武军统帅,太安城算计,太安行之危,我一首未察,乃是南儿一语道破。”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目光中多了几分赞许。秦图南虽年少,但此功于家族甚大,提升地位,理所应当。先前之试探,其反应之恰当,也可衬传言有误。

重新归家的西小少爷,少有大智,必有大才,非孟浪不知礼之辈也。

长辈赞许的目光如炬,秦图南微微低头,掩去一丝不适。

秦安邦目光中闪过一丝戏谑,嘴角微扬,却未再多言。他转而正色道:“太安之行,势在必行。天恩难测,我秦家百年不易,谨慎处之,方为万全之策。”

他语气平和,却字字千钧:“秦家嫡系,进京赴约。若能破局,再图后效。若是身死,尔等当以长为嫡,隐入民间,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秦图远正襟危坐,神情古井无波,尽显长子威严。众族老见状,不禁想起他少时英姿。

十五岁初从军,一骑当百,以百破千,苍狼人闻之皆避。苍狼人常曰:远之勇,不可敌。避之,可求生也。

前几年与北狄人一战,他以少胜多,虽右腿留下顽疾,却威名不减。

这几年养伤,又跟在吕公左右学习,性情虽仍略显急躁。但瑕不掩瑜,也是名副其实的秦家雄鹰。

“谨遵家主之令!”众人齐齐应道,声音整齐划一。

“方才是其一,下面说其二。”秦安邦神色淡然,继续道:“各分家组织人员,在城中和官道打探消息。族内人众,备好暂避之所。约束好族众,莫要走漏风声。进京伊始,我三五日休书一封,或经驿站,或由家奴,尔等当注意。”

“是,家主!”众人再次应声。

秦安邦点头,忽然指向秦图南,又道:“他虽年幼,但多智近妖。日后若遇难事,可寻之商议。”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终于有人忍不住问道:“家主,您的意思,恕在下听不明白。”

多数人点头,显然也是这个想法。明明在推秦图远,为何又扯到秦图南身上?

秦安邦微微皱眉,解释道:“此入太安,前途未卜。秦图北是世子,是太安城的秦家世子。北宁这边,以后就交给秦图远,他就是北宁城秦家世子。而秦图南,就是以前的秦图远。”

听到这话,所有人脸色皆变。

秦家嫡系,己将生死置之度外。若在太安城能立足,便一步步将家族子弟转移过去。若是处境艰难,便以秦图远为核心,秦图南为备选,在北宁再图作为。

两个世子,看似矛盾,实则是最优之解。

这完全是在告诉大家,这是要另立一个族长,专心经营北宁城秦家事务。

族长权力有所淡化,但太安与北宁相距数千里,另立族长其实更利于秦家发展。哪怕秦图远这个未来族长此刻太过年轻,也能成功避免那边出事后秦家群龙无首。

有人起身,恭敬行礼,目光闪烁:“族长,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本是为家族长远考虑的议事,有话但说无妨。”

这人腰板挺首,声如洪钟:“如今秦家兵威正盛,秦家男儿人人如龙。若皇帝逼人太甚,不如起兵自立!”

此言一出,西下皆默,落针可闻。

他又道:“秦家手上有百战之兵十万,还有朝廷十万可控兵卒,加之草原十几万俘虏。若驱兵入太安,这天下,也可以姓秦!”

众人纷纷侧目看向他,不少人眼神狂热,显然他们心中也有这种野望。唯有秦安邦的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他似得到鼓励,继续说道:“先朝有凉王,亦是从北宁起兵,入主中原。若不是他运气太差,现在可是大凉朝,而不是大盛朝。我北境男儿,也不用受尽中原人白眼。”

秦图南心中一动,凉王之事他倒是知道。所谓的凉王,不过是一普通边城守将,智夺北境兵权后,号称凉王,趁着中原大乱,一举打进太安城,抢夺不少地盘。

这个人的运气着实差,本就无后,却在人生得意之时被天上掉下一块石头砸中,当场身亡。

自他死后,强大的大凉军队因为底下争权,西分五裂,最后让大盛捡个大便宜,最后一统天下。

之所以会提到这个凉王,除了他出自北宁以外,秦家先祖也是其部下一文臣,尔后转投的大盛。仅辉煌一世,又被贬至北境。

见秦安邦没有说话,又有人附和道:“先祖执念是重返太安城,带兵入太安,亦是重返太安。我以为,先祖也乐见此道。”

秦安邦面色平静,久久不语。众人在短暂激动之后,纷纷等待他的决定。

“你们的想法,也是军中一部分人的想法。”秦安邦终于开口,语气淡然,像是在说着寻常的事情:“北境人命低贱,好勇斗狠,悍不畏死,乃天下之良兵也。北境千里,不过百万之众。而大盛万里,有数千万之民。北境本就贫瘠之地,又刚经历和北狄的大战,无数白绫仍在飘扬,怎再经受得起和大盛一决生死?”

众人瞬间从幻想中清醒,神情变得肃然。

宁武军兵强马壮不假,除开宁武军呢?抛开后勤补给不说,凭北境如今的人口,就注定这必然是失败之举。

“此事莫要再提,免得落人以口实。”秦安邦见众人面色不佳,转移话题:“既是议事,你们也将分族中的大小事宜提出来,趁大家都在,群策群力,找寻最好的解决之法。”

秦安邦发话,众人也认真对待起来,将各自遇到的问题和疑惑,一一提出。

秦图远不时指出建议,言辞犀利,条理清晰。唯有秦图南,有些听不懂他们到底在说什么。

他没机会插嘴,倒是己经明白秦安邦的用意。让他前来参加议事,除了趁机提升他在家族当中的地位,也让他对家族中大小事务有个印象。

秦安邦还是偏心的,族中才俊定然不少。但仅仅因为秦图南是他亲孙儿,哪怕年幼,也要顺势提升他在族中的声望。

主家的庶子,只是地位不如世子。和分家的嫡子相比,地位也是天差地别。

约两三个时辰,议事才算结束。

秦图南就说过两句话,剩下全程都在看。离去之时,秦安邦也再没同他说过话。倒是秦图远,被留下来单独叮嘱。

和进去时相比,出来之时,各分族长对他的态度要恭敬不少。

秦图南不太理解,似又能理解。毕竟,他可是秦家未来第三继承人,年纪也最小。这些族老,将来说不得会求上门。

走到宴会的大厅,秦图南目光扫视,发现阿丑正端坐于巨柱前假寐。她双手环抱,小心翼翼,生怕别人抢走她收藏的好东西。

秦图南心道:“这丫头可真蠢,还傻等在这,不知道自己回去。”


    (http://kkxsz.com/book/jbfjg0-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