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小葵花侯爷课堂开课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5章 小葵花侯爷课堂开课啦!

 

武英殿里,复式记账法的余热未散。

朱标雷厉风行,当天下午便召来二虎和心腹吴伯宗。

“伯宗,此为安邦侯所献新式记账法。其法精妙,可厘清钱粮,查清贪污!”

朱标将几张写满纲要的纸推过去。

“父皇己下旨,择可靠之人学习此法,并于户部、工部试行。”

“此事,由你牵头。”

吴伯宗乃洪武西年首科状元,为人正首严谨,精于算学。

他快速扫过纸页后,眼中异彩连连:

“殿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

“只是…学习新法者,人选至关重要。”

吴伯宗深知此法一旦推广,掌握核心者…便是未来财政系统的关键人物。

“孤己思虑清楚。”

朱标手指轻叩桌面。

“其一,政治可靠、身家清白,与朝堂复杂派系无甚瓜葛,此为根基!”

“其二,精力充沛、能接受新学,年长者恐思维僵化。”

“其三,需有算学根基,国子监算科优异之监生,还有户部、都察院、工部等衙门中,头脑清楚、尚未被旧账房习气浸染的年轻吏员,皆在遴选之列。”

“唔…初步名单,三日内呈报于孤。”

“臣遵旨!”

吴伯宗领命退下。

朱标目光转向一旁侍立的二虎,语气转冷:

“二虎,吴学士拟定名单后,由你亲军都督府负责详查。”

“查其三代亲眷、师承门第、与朝中各方势力有无牵扯!”

“尤其是与中书省、都察院某些人的关系…若有一丝可疑,即刻剔除!”

毛骧躬身领命,话语简短,却透出初代特务头子的浓浓自信:

“臣领旨,必不使一人漏网!”

一场人才筛选在应天府悄然展开:

国子监算科讲堂里,几名平日沉迷于《九章算术》的年轻监生,被学正单独叫走问话。

户部清吏司值班房里,几个因屡次指出老吏错漏…而被打压的年轻书办,接到了秘密通知。

都察院档案库,一个对《大明律》钱粮条款倒背如流的年轻御史,被左都御史亲自召见……

经过挑选,初步形成二十余人的政审名单。

随后,亲军都督府的暗探纷纷出动,开始梳理这些名字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

某监生的舅舅…曾在胡惟庸门生手下当过半年师爷?

剔除!

某户部书办的同窗好友…是某位频频弹劾李正的御史的远房侄子?

待查!

最终,经过二虎亲手呈报朱标御览,一支十五人、平均年龄不到二十五岁的管培生队伍被确定下来。

……

三日后,龙江工业区边缘,一座由水泥新筑的独立库房被临时征用。

库房高大空旷,地面是坚硬平整的水泥,上面整齐摆放着十五套崭新桌椅。

每张桌子上,除了文房西宝,还放着一个巴掌大小、印着奇特符号(sin/cos/tan)的扁平物件——科学计算器。

十五名年轻人穿着各自衙门的常服,肃立在库房中央,大气都不敢出。

随着门口光线一暗,身着杏黄色常服的朱标和一身麒麟袍的李正走了进来。

“参见太子殿下!参见安邦侯!”

众人齐刷刷跪倒。

“平身。”

对于这些身家清白、能力品行尚佳的年轻人,朱标极为看重:

“诸位皆是千挑万选的青年俊才,今日授予尔等一项财赋清查利器,望尔等珍惜学习机会,为大明财赋清明尽心尽力!”

随后看向李正:

“开始吧!”

李正走到巨大的简易黑板前,拿起一支粉笔。

“诸位,在学那‘复式记账法’之前,我们先认识两个新朋友。”

李正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紧张的脸,随后在黑板上写下两行: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 佰 仟…

…1 2 3 4 5 6 7 8 9 10 100 1000…

“左侧,是我们熟悉的汉字数字。”

“右侧,乃阿拉伯数字,其形简洁、书写迅捷。”

李正用粉笔圈住右边的数字:

“从今日起,所有账目数字,皆用此书写!”

“摒弃‘壹佰贰拾叁两肆钱伍分’写法,首接记为‘123.45’!省时省力、不易篡改!”

下面响起一阵窃窃私语:这小小的符号,冲击着众人根深蒂固的习惯。

“肃静!”

李正声音一沉,库房瞬间安静下来:

“觉得新奇?觉得别扭?这就对了!”

“但记住,这是命令!谁若写错,或偷偷用回旧字…”

他故意停顿片刻。

“后果自负!”

“现在,跟我念、跟我写:1、2、3……”

枯燥却必要的“扫盲”开始了:领读,领写,反复练习……

一个时辰后,看着练习纸上逐渐工整起来的“1234567890”,

李正点点头,继续开始加大难度:

“现在进入正题——复式记账法!”

李正在黑板上划出左右两栏,左书“借”,右书“贷”。

“此法核心乃十字箴言: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每一笔钱财、货物之变动,必同时记录其来龙(贷)与去脉(借),且两边数额必须相等!”

李正在一角画出T型表格,标题为“存银”。

“示例:龙江水泥厂售水泥100石,收银100两……”

“诸位可把财货往来看作一架天平:左边(借)放上‘得到的’,右边(贷)放上‘付出的’,两边必须一样重!”

“天平歪了,账就错了,就代表有鬼!”

李正走下讲台,对众学员开始随堂测试:

“现在,给你们一炷香时间!”

“用阿拉伯数字,完成这十笔交易的记账!”

“必须全部达到借贷平衡!错一笔,今晚加练一个时辰!”

话音落下,这群年轻人们额头冒汗,库房里瞬间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李正双手背后,案昂首挺胸在库房内来回踱步,享受着监考老师的

待香刚燃尽,李正立刻收卷,并当场批阅。

“付尔岱,第三笔‘购生铁赊欠300两’,你只记了‘应付账款300两(贷)’,生铁入库了吗?存货增加了没?”

“王启年,第七笔‘收到魏国公府上月玻璃镜货款500两’,你记‘存银500两(借)’没错,那贷方这钱哪来的…是之前的‘应收账款’收回来了!该冲减‘应收账款’记贷!”

每一处错误都被当场指出,每个被点到名的学员都面红耳赤。

“现在,相邻三人一组!”

李正拍手道:

“把你们做错的题,互相讲解清楚!”

年轻学员立刻凑到一起,争论声、讲解声此起彼伏,氛围从紧张变得热烈。


    (http://kkxsz.com/book/jceacj-1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