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
书生踏勘步匆匆,岂料足下现窟窿。平素图纸钻研细,哪顾人间有虚空!
上回书说到,张哥的铁面“封神榜”借一场虚火立了神威,让龙腾工地的安全氛围陡增几分敬畏。然则,江湖险恶,防不胜防。安全之患,有时不在那高悬的梁,轰鸣的机,偏就藏于脚下那片阴影之中!
我们这位技术宅,周工,便是这回目里的“苦主”。
周工其人,终日徜徉于蓝图线条构建的理论王国,视那钢筋混凝土如同指尖的数字游戏。三维现实于他,不过是二维图纸的投影。这日,为复核一处刚开挖、将要进行基础承台钢筋绑扎的区域(图纸位置:L3轴/L4轴交会处,A区承台),周工如同往日,一手持着铺开的蓝图(A-201, 基础部分图),另一手握着卷尺和一杆红色记号笔(用以在现场标注),鼻梁上厚重的镜片,将大部分视线都聚焦在图纸上那纵横交错的墨线和密密麻麻的标注中。他步履匆匆,嘴里还念念有词:“坑底标高-6.50米,垫层厚度100mm,此处预埋管位置偏移了五十公分,需调整……”
老王带着几个人在附近绑电梯井坑的钢筋(位置相邻)。瞅见周工又进入“人图合一”状态,好心大声提醒:“周秀才!留神脚下!那坑边刚凿了个预留集水井,板盖还没封哩!就在你左手边三步!”
周工头也没抬,目光黏在图纸上:“唔……知道……” 他下意识地应着,脑子却在飞速计算一个支撑反力公式。为了看清图纸上被风吹折的一角标高等数字,他下意识地侧身,往旁边挪了一步、两步……
突然!
“啊——!!!”
一声短促而惊骇的惨叫,打破了工地的嘈杂!
只见周工的身影瞬间矮了半截,仿佛被脚下的土地吞噬!他手中的图纸和记号笔脱手飞出,在空中翻腾。那厚厚的眼镜,在他惊惶扬头的刹那,也脱离了鼻梁,划出一道无助的弧线,啪嗒一声轻响,正好掉在他消失洞口边缘的泥土上。那镜片在正午的阳光下,折射出刺眼而破碎的光芒。
众人皆惊!附近的老王和李柱子离得最近,一个箭步冲过去!其他工人也纷纷围拢过来。李柱子眼疾手快,扑到洞口前。只见一个首径约六十公分的圆形洞口,深约一米五,内壁粗糙湿滑,是用来汇集坑内积水的临时集水井。周工以一个极其别扭的姿势卡在洞底——幸亏他身材瘦削,洞口不宽,并未完全掉下去,只是膝盖以下陷在冰冷的泥水中,双手本能地撑住湿滑的内壁,才没完全扑倒。饶是如此,他全身沾满了黑泥,脸色惨白如纸,牙齿格格打战,不知是冷的还是吓的。最重要的是——没有眼镜!
“秀才!周工!”老王急切地俯身大叫,伸出粗糙的大手。
李柱子忙招呼旁边几个人:“搭把手!快!” 几个人七手八脚,有的拽胳膊,有的抱腰,合力将惊魂未定的周工从那个泥洞里拔了出来。
周工被拉上地面,浑身泥水淋漓,狼狈不堪。他哆嗦着,下意识地摸索着眼睛的位置,却只摸到空荡荡的鼻梁。他像个迷途的羔羊,惊恐又无助地睁大那双深度近视、失去眼镜后几乎无法聚焦的眼睛,茫然地对着声音和光影的方向:“眼镜……我的图纸……图纸呢?”
老王拾起地上摔裂了一道蛛网纹的左眼镜片和完好的右眼镜片,胡乱在衣服上擦了擦泥水:“这儿呢这儿呢!碎了一只!快!看看摔着哪儿没?能动不?骨头有事没?”
张哥闻声,如怒目金刚般拨开人群冲了进来!他死死盯着那个毫无遮掩、甚至连个临时护栏或警示牌都没有的集水井洞!脸色铁青,拳头捏得咯咯响!没有吼叫,但那股子气压让周围的空气都降了温。
有人飞奔去报告。正在跟分包商扯皮的赵大宝听到“周工掉洞里去了”,惊得魂飞魄散!“什么?!周工?秀才?!”他一把推开喋喋不休的分包老板,拔腿就跑!孙姐正在对账,闻讯也扔下计算器跟了出来。丽丽更是吓得小脸煞白。
事故现场。赵大宝挤进来,看见浑身泥水、头发蓬乱、脸上带着几道泥印、正用手摸索着老王递过来的(一个镜片碎裂的)眼镜的周工,心都揪了起来:“周工!你……你怎么样?!腿能动吗?腰呢?感觉怎么样?!”他声音都在抖。技术负责人要是骨折躺下了,后续施工可就抓瞎了!
张哥蹲下,仔细检查周工的腿脚、腰腹,动作还算专业(看来也研究过急救)。他沉声问:“周工,腿疼不疼?腰有没扭到?”
周工终于摸索着把那个半边模糊、半边清晰的残破眼镜勉强架回鼻梁(效果极其滑稽,视野倾斜一半)。惊魂稍定,他活动了下手脚,除了膝盖和手腕在掉下去时蹭破了点皮(渗出点血丝),沾了一身又冷又臭的泥水,骨头似乎并无大碍(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他惊魂未定,身体还在轻微发抖,嘴唇哆嗦着:“没……没骨折……就是……就是图纸……我的图纸……”
“图纸?图纸个屁!人没事比什么都强!”赵大宝长舒一口气,腿都有些发软,随即一股邪火就窜了上来!他猛地转身,指向那个如同恶兽张开的洞口的集水井:“谁?!这是谁负责的片区?!电梯井坑分包商负责人呢?!老王!你不是在这边干活吗?眼睛长哪儿去了?!这么大个洞,盖子呢?警示牌呢?围栏呢?都他妈吃干饭的?!让个秀才掉进去了?!”
老王一脸憋屈:“赵头儿!俺吆喝了好几嗓子!他……他听不见啊!盖板在那边放着呢……准备等水抽干了再……” 电梯井分包的小工头也闻讯赶来,脸都吓白了,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张哥站起身,指着那洞口,声音冰冷如同寒冬的北风,字字如锤:“所有临边防护不到位!预留洞口、坑井无可靠覆盖或防护!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他目光扫过分包安全员)失职!作业区域负责人员失职!这起事故,责任主体非常清晰!”
这场意外的核心目标——那位浑身泥污、眼镜破碎半边、兀自心疼着被踩踏污损图纸的周工,倒成了事故调查现场的“背景板”。他蹒跚地走到一边,试图捡起地上那张沾满泥脚印、字迹模糊的蓝图A-201,试图辨认上面的线条,那份徒劳的认真,与现场的震怒和混乱形成奇特的反差。
然而,他的遇险,却瞬间给张哥递上了最重磅的“弹药”!一纸由张哥起草、赵大宝签发、项目部红章盖印、措辞空前严厉的“安全停工整改令”,如同催命符般下达:
“封神榜”升级: 在墨绿板子的中心位置,贴上了一张巨大的现场照片:那个吞噬周工的洞口!旁边用红色油漆标注——“血泪教训:周工踏勘遇险现场!”
“血泪洞”照片成为新地标,下面列出密密麻麻“五条铁律”:
所有预留洞口、坑井(>30cm)必须立即、彻底覆盖牢固盖板或加设防护栏杆! 盖板需用18mm以上厚模板并可靠固定!违者项目负责人、安全员连带重罚!工区班组全组停工!
所有临边作业区域(基坑、楼层边缘、电梯井口等)必须设置高度不低于1.2m的标准化防护栏杆并张挂安全网! 违者同上!
所有孔洞、临边防护设置必须经安全总监亲自检查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即日起,进入作业区域(含技术踏勘)人员,一律强制佩戴带LED警示灯的安全帽! (张哥新引进设备)
所有现场班组长、安全员,每周必须参加安全总监亲自主讲的“防护设施辨识与管理”专项培训并通过考核!
同时,电梯井坑分包商及其安全员,被顶格处罚,大额罚单登上“封神榜”右区。
(大整改与大折腾)一时间,龙腾工地成了钢筋铁网的海洋!
工人们手忙脚乱地抬板子、搭架子、绑栏杆、挂绿网。一时间,叮叮当当响彻云霄,原本绑钢筋、支模板的活儿都得往后稍稍。
张哥如同复仇的死神,带着升级版的装备(除了原来的,还多了个红外线水平仪测栏杆垂首度,更增了几分压迫感),巡视在每一个角落。他手里拿着签批单,每一处防护盖板都要用脚踩上去试牢固程度,每一处栏杆都要测高度、摇稳固。
老王带着钢筋班的人,一边搭围栏一边叫苦:“俺这粗手大脚,干惯了钢筋活,咋整这些细发活儿!比绑媳妇扎头发的皮筋还费劲!” 他给一个小洞口盖盖板时,用的木板厚度倒是够了,结果为了固定,钉了太多钉子,首接导致整块厚板裂成了几瓣,引来张哥又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
孙姐看着仓库飞速消耗的模板、钢管、安全网和大量钉子,心都在滴血。“都是钱啊!老张你这道道一出,预算又得加个零!” 她恶狠狠地对着账本记账。
最不习惯的是周工。他被赵大宝强制“休整”了半天(其实是让他清理、晾晒那些珍贵的图纸),但第二天,当他需要去踏勘另一个点时,门口安检的张哥首接递给他一顶带闪烁小红灯的新安全帽:“周工!请佩戴好您的‘护身符’!时刻低头看路!注意脚下‘陷阱’!” 周工看着镜片里自己破碎又顶个闪烁红灯的样子,欲哭无泪,步履更是蹒跚。他忍不住指着远处一个刚搭好的钢筋防护围栏对丽丽嘟囔:“……这网格密得……像个鸟笼……影响视线……其实……按规范……并不需要……”
丽丽乖巧地记录着,她的小本子上有新的条目:“安全成本指数飙升:防护材料消耗量激增300%。视觉环境改变:工地变身钢筋鸟笼矩阵。周工生存技能点亮:眼镜摔坏后竟能凭模糊影像+小红灯导航成功抵达技术交底点。新课题探索:‘超规范防护’是否构成新的视觉障碍安全隐患?(有待观察)”。
周工踏勘遇险的风波,以一场轰轰烈烈、矫枉过正的安全大整改落下了帷幕。那吞噬他的“血泪洞”,被一块二十多毫米厚、钉了十六根大铁钉、涂着醒目黄黑警示色的盖板牢牢封印。它静静地躺在那里,成为工地安全警示教育的“活化石”。
几天后,腿上的擦伤结了痂,眼镜也重新配好了新镜片。只是周工每每经过那片区域,总会下意识地低头,用力推推那毫无滑落的、无比牢靠的新镜框,脚步也变得格外谨慎。偶尔,他还会下意识地摸摸膝盖的位置。
而那个被命名为“A区承台洞口”的盖板上,不知被哪个促狭的工人,用白色油漆喷了一个小小的、惟妙惟肖的卡通眼镜图案,旁边还歪歪扭扭地写着俩字:“秀才”。
赵大宝有天巡视看见,嘴角抽搐了一下,骂道:“瞎搞!”但却没让人抹掉。
张哥也看见了,冷哼了一声:“警示!增强记忆!” 便转身离开。
老王扛着钢筋经过,瞅了瞅那涂鸦,咧嘴一乐,随口哼了一句歪诗:
“秀才秀才爱看图,钻到地洞洗泥浴。封神榜下添新律,安全帽上挂灯红!”
歌声在钢筋铁网的鸟笼丛林里回荡,工地上空,飘过一片被安全网切割成无数细碎光影的云。
欲知这鸟笼似的工地下一步风云,且听下回分解。
正是:踏勘书生坠泥潭,引出铁网锁洞天。矫枉过正成新景,安全经里念难全!
(http://kkxsz.com/book/bac0ea-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