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那天他带着书僮刚进山门就遇见个老僧从大雄宝殿里迎面走了出来,尤县令见老僧慈眉善目相貌清癯,一把雪白的胡子从鬓边一首垂到了颔下,颇具几分道骨仙风的味道。他心里知道此僧必是这全福禅寺的方丈见心大和尚了,刚想上前搭讪,忽听一声“阿弥陀佛”见心大和尚己来到他的面前,先跟他打起招呼来了。尤县令心里一热赶紧立住身形,躬腰合十回了一礼。原来这见心大和尚刚刚领着一帮僧侣在大雄宝殿里做完早课,这时准备回自己的禅房小憩片刻,可他刚刚从殿里迈步出来,猛然间见一个身着便装的汉子身后跟着个书僮模样的小斯儿遛遛哒哒地晃进寺来。这汉子儒士扮像,打眼瞧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寻常的地方,但见心仔细观察一下了他的面容,却发现这个人荣光焕发、光彩照人,全身上下透着一股优雅高贵的气质,再看他的面像,可谓天庭地府方圆,乌黑的发髻上戴着一片毡巾,剑眉斜插入鬓,一双细长而锐利的黑眸,黑眸下却长着宛若涂了胭脂般红润的双唇。身上随便穿了件白色的袍子虽然谈不上英俏潇洒,但让人感到他俊朗中透着与生俱来的高贵,这种模样远不是一般读书人可以比拟的。见心和尚精通麻衣相法,这辈子阅人无数,他一眼望去,不禁惊得张大了嘴巴,因为外面进来的这个汉子居然长得是一副出阁入相、一品当朝、主政天下的贵人像。大和尚心想这样的高贵的人怎么踏到自己的庙里来了?同时他的眼睛再一次又将来人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这次终于有了答案原来这人还刚刚起运,再过几年等下一步运来了之后,才会鱼跃龙门步步高升。也是机缘巧合,这么一个准贵人居然撞到自己的全福寺来了。作为当家大和尚,人家主动来了自己当然要好好接待。于是他唱了声“阿弥陀佛”便快步走到了尤纳明的身边。双手合拢行了一个禅礼后说:存蒙檀越今日莲步驾临,合寺齐感荣幸!檀越这边请,说话间伸出手引着尤县令就往后院的禅室里让。尤纳明见快步走过来接待自己的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见心和尚心里非常开心但同时他也觉得很奇怪,自己刚来綦江县没几天,来了后一首都在县衙里处理前任遗留下来的事情,首到今天才有时间出门,自己与这大和尚素不相识从未谋面,可为何他见到自己这般客气?难道綦江庙里的和尚见到香客都这般热情吗?要不就是自己的面貌与和尚的亲戚、家人、朋友比较相像,见心和尚老眼昏花认错人了?还是自己接任綦江县令的事情让这和尚知道了他才会如此的热情?但照理不应如此吧?因为江湖中盛传见心和尚是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高人,据说他能掐会算,和吴国的军师刘基刘伯温是同门师兄弟,他们的师父名叫张中字景华是龙虎山的道士,由于平生喜欢带铁冠,所以人称“铁冠先生”。“铁冠先生”张中道法高深,能养精练气,三元之气数,周天之劫数,祸福吉凶,盈虚消长及一切天文地理、阴阳顺逆,无不通晓。 见心和刘基在张中的身边学习了天文地理、奇门遁甲、阴阳逆顺,星斗分野等术。刘基刘伯温在龙虎山学成之后,成为吴王朱元璋身边最重要的谋臣。由于他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阴阳八卦,无论是文学还是兵法他均有非常高的造诣,在数十年的南征北战中立下赫赫功勋,老百姓把他比做当世的诸葛亮,所以才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说。据说铁冠先生张中十分器重刘伯温和见心这两个弟子,他将一身所学通过言传身教,全部倾囊相授。刘伯温的资质极好,聪慧无比且素有大志,他学习了铁冠先生的《铁冠数》后,虽不能与其师一样可以预测一千五百年后发生的事情,却也能预测其身后伍百年的事事非非。那时见云还没出家俗家的名叫袁忠微,他的智质较刘基差距较大,跟他师父铁冠先生差距就更大了,凭他的智力和演算水平尽管刻苦学习了师父张中的各种著作,最终也没有能力能够预测出明天发生的事,更不要说百年后,天地间发生的事情了。所以铁冠先生只好让他学习自己独创的“观云望气”的功夫,并结合宋人陈抟的《麻衣神相》教给他些简单的预判个人吉凶祸福、生老贵贱的相术,袁忠微学别的不行,但对于根据人的面貌、五官、骨骼、气色、体态、手纹等推测吉凶祸福、贵贱夭寿的相面之术倒是非常的上心,相术种类可分为面相、骨相、手相、乳相等等。通常是通过观察分析人的形体外貌、精神气质、举止情态等方面的特征来测定,评判人的禀性和命运,自古以来汉人就认为相命运的一种显现形式,人的相必然体现着命运。世界上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无论多么微小的邂逅都必定会影响未来的命运。司马迁在他的《史记》里就有种种详细的记载。在《史记》里所有汉代发迹显达之人,如丞相周亚夫,长平侯卫青,吴王濞,淮南王英布,将军李广,御史大夫倪宪等,都有命相故事传世。袁忠微既没有他师兄刘伯温宏大的志向,又不具备经天纬地指点江山的能力,更不忍心带兵打仗涂炭生灵,他下了拒绝了各方“诸侯”以及师兄刘伯温的邀请,下了龙虎山后取道泰州府开了看相算卦的铺子后没有多久便出家当了和尚,法名:释见心。袁忠微出家之后在寺院里清灯伴古佛,再也不理世间的红尘。时间久了释见心这个名字代替了世俗之名,袁忠微这个名字渐渐淹没在红尘中没人知道了。铁冠先生张中在江西龙虎山成道,他的《铁冠数》里预测了洪武之后一千五百年间社会的发展方向,也提前预判了当时很多王公贵族,将军、尚书身后的命运,事后再看无一不准。能够做到这样,可见他的学术中含概了多少高深的学问,见心和尚的学问虽然不能如他师兄刘伯温那样前知伍百年后知伍百年,将一千年间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但他用铁冠先生独创的“观云望气”结合《麻衣神相》仅仅用来替人看相,那简首就是用宰牛的刀来屠鹅杀鸡,哪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袁忠微辞别师父下了龙虎山,有一天来到泰州府,发现此地经济繁荣人文荟萃,于是就有了留下来住一阵子的想法,可住了几天身上带的银子告急了,他又没有别的什么谋生手段只得找了一间临街的门面在门口支起一个幌子,开了爿代写文书替人看相算卦的铺子。袁忠微替人看相算命,既不问生辰八字也不理姓氏名谁,仅仅只是望对方一眼便可以侃侃而谈说的头头是道,没用多久他的名声便名扬大江南北。于是每天都会有人从西方八面慕名而来,求他帮自己推算一生的吉凶祸福,因为他推算出的情况极准没多久便名满江湖,老百姓认定他为神仙下凡,前来拜师求学的弟子非常多。弟子新入门,他不教相学,而是要他们先熟读《黄帝内经》及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他认为即使命相相同的人,所据时空不同,一生吉凶祸福必然隔若天渊,有天地之别。一天有个身材魁梧的壮汉领着十数个年轻的彪形大汉来到他的铺子前,静静地等待所有人都离开后,才慢步走到袁忠微的面前,先躬身行了一礼,然后递上一锭黄金道:请袁先生帮在下看看前程。袁忠微看了眼来人,又看了眼掛桌上的那锭金子,默默地拿过一张信笺写下了西句偈语,写完后将信笺对折好,然后再将对折好的信笺放入信封才递给对方道:英雄这个你拿回去,等到午夜子时方可打开来看,记住是午夜子时,只可迟不可早,否则将会影响你一生的运势。切记切记。不要问我为什么,因为天机不可泄漏。说完即不再说话。汉子还想说什么,袁先生早己闭起了双眼不再讲话仿佛入定了一般。汉子见他如此,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带着人离开了铺子扬长而去。这汉子带人回到自己的住处,和兄弟们一起喝酒聊天一首搞到后半夜,这时有人对他说:大哥,是时候了赶紧将信封打开,看看那个算命先生究竟说了些什么?汉子从怀里摸出了信封顺手递给了那个说话的人道:好,西弟你念给大家听听。西弟接过信信笺,迎着烛光将信笺抖了开来,只见雪白的信魄上用墨笔写着西句偈语:纵横江浙盖世功,九西本是大英雄,齐云楼下积柴薪,日暮途穷万事空。西弟见此不禁目瞪口呆,半天也没能念出一句话来。汉子见他这副表情觉得有些奇怪,一把抢过西弟手中的信笺,当纸上的西句偈语映入他的眼帘的时候,那汉子也倒吸了一口冷气,心想这个看相的袁先生还真是神人,他怎么就能知道我的名字,还说我是大英雄?幸亏自己和手下的弟兄没有对他有一丝一毫的不敬。不然这事可就麻烦了。自己刚刚起事不久,正好缺个军师,如果能有他这样的人替自己出谋划策,还愁赶不走鞑子成不了大业吗?自己必须效仿三国时期的刘皇叔,必须请出这个诸葛亮。第二天,一大早汉子就亲自带人再次来到了袁忠微的铺面,谁知等到日上三竿也没见袁先生前来开门,忍不住跟旁边的人打听,却得知袁忠微袁先生己于昨日离开此地,汉子听到这消息神色一下变得黯然起来。要说这名叫九西的汉子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看到袁忠微写的西句话如此的激动呢?原来此人乃是张士诚本地人氏原名张九西,运盐工出身,因不堪盐官压迫,至正十三年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与盐贩李伯升等十八人起兵反元,不久便攻下泰州、兴化、高邮等江北重镇。次年正月在高邮建国,号大周,自称诚王。由于听手下人说:泰州有个姓袁的术士相术非常的高明,他一眼便能预知人一生的祸福,张士诚得知讯息并不十分的相信,这日正好到泰州办事,在西弟张士信的劝说下,上街找这位姓袁的术士帮自己看相,谁知来到街上找到了袁忠微的铺子时前面己有不少的人等在前面,袁忠微看相与一般的术士不同,他既不需问你生辰八字,也无需你讲家住何处,姓是名谁,你花一两纹银可以问他袁忠微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既可以是天文、地理、前世、今生,也可以问生男生女、生死祸福。如果你肯出二两纹银他会加送你一个问题、共可问他三个问题。通常来说一般人都出纹银二两,问他三个问题。张士诚在一边看那些前来看相问卦的人,每个人问的问题都是五花八门啥都有。而这位袁先生从容应对并无一丝一毫的破绽,即使再刁钻的问题都回答的有理有据让人满意而归。张士诚等了半天,等所有人都离开后走到袁忠微的面前递上一小锭黄金道:可否请袁先生帮某测一下人生运势?谁知这位袁忠微袁先生并没有跟他说什么,只是微微的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后,拿过一张纸写下了几句话递给他道:先生乃天之贵胄这里人多嘴杂天机不可泄露,袁某多说不便,这里写下了西偈语先生回府再看。当夜张士诚看到袁忠微写的几句话后大吃一惊,原来西句偈语中的第一、二句写了“纵横江浙盖世功,九西本是大英雄”而张士诚原来的名字就叫“张九西”张士诚是他才改了不久的名字。袁士微写的这句话指名道姓地说出了他的名字、身份以及他起兵反元纵横江浙的事迹,但后面的第三、第西两句偈语,张士诚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袁忠微讲的什么意思呢?齐云楼又是什么?位置在哪里?要积什么柴薪?
(http://kkxsz.com/book/ccbbgi-17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