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禅房茶香:县令的攀附之计与高僧的天机点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8章 禅房茶香:县令的攀附之计与高僧的天机点拨

 

后一句又是什么日暮途穷万事空?他究竟说的啥意思?张士诚实在弄不明白。当时张士诚听了袁忠微的话,回到家一首等到午夜子时才将信笺从信封里拿出来打开,看过后就想连夜去找袁先生指点迷经,并欲说服他做自己的军师,好好问问治国方略。但想这深更半夜去找是不是太晚了,让人感觉有点不敬?天色放亮后他带着手下重新来到街上,却发现己是铺门紧闭,人去楼空袁忠微居然跑了,他为什么要跑?这个着实令张士诚感到费解,其实他不知道那天张士诚带着十数个年轻人来到袁士微的铺子前,就己经引起了袁先生的注意,虽然表面上他忙着替人占卜算卦,但张士诚和他带来的那些人身上具有的独特气质还是让袁忠微为之一震,这些人尽管都穿着便装,也没有持有武器且行为举止彬彬有礼,但每个人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浓浓的杀气,袁忠微略一盘算就己知来者的身份,姓是名谁了。于是他又从对方的体态面相上去做了一个分析,不知不觉中他己将张士诚的一生经历弄的明明白白。袁忠微知道如果张士诚见到自己写给他的偈语后,一定会让自己帮助他成就霸业。但所谓天命难违,自己既不能改变他张士诚的命运,也阻止不了朱元璋成就宏图霸业。更何况师父铁冠先生和师兄刘伯温都是朱元璋的得力干将,尤其师兄刘伯温精通天文、兵法、数理,朱元璋的军队在他的率领下几乎是无坚不催无往不胜,就凭自己这点道行根本不可能与之争锋。袁忠微将这些看的一清二楚于是给张士诚写下了西句偈语,前两句好理解,后两句什么意思呢?是说,十五年后朱元璋将大兵压境攻破苏州城,张士诚妻子皇后会怀抱两个幼子,在齐云楼下堆上了成梱成梱的木柴,再将木柴上浇上火油点燃,然后带着吴王张士诚后宫的佳丽们一起登上了齐云楼集体自缢纵火焚楼,情景十分悲惨。齐云楼被焚,吴王张士诚的子女妻妾全部死光。张士诚也将被明军所俘,明军不敢随意处置,在押解至应天府的途中上吊自杀,终年只有西十七岁。既然己经看清了他的命运,自己也不能帮他解决问题,那么此地不可久留。于是他等张士诚一行离开后,简单收拾好一点东西离开泰州,搭上了一艘船顺长江向上游而去,也是缘分这艘船的船主恰巧就是綦江人氏,袁士微本来也没有什么目的地,船行到此地停了下来。袁士微只好下船上岸盘算着在此地小住几日后再往别处云游。这日走在城里,忽然看到一座名为全福寺的古庙,心想自己姓袁、名士微、字全福,自己信马由缰地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居然遇见一座名叫全福寺的庙,这不就是我袁全福的庙吗?看来冥冥之中自己与此地此庙一定有缘。于是走进此庙出家当起了和尚,释名见心。袁士微虽然当了和尚,却感念自己来自于江西龙虎山铁冠道人张中的门下,虽然自古佛道相通,都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思想。但毕竟两教的出发点以及教规教义还是有一定差别的,佛教的出发点来自于心灵,他阐述了世间万物的变化无常,从而悟道,回归到人的本心,教导不同根器的众生,远离烦恼,摆脱生与死的痛苦。道的出发点则是自然,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教修来世,道教修今生。”见心为了不忘自己是出于道事于佛,于是在自己的颔下畜了一把胡子,这把胡子随着他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得洁白如雪,因为江湖上很少有留胡子的和尚,所以很多人觉得很奇怪于是都称他为白胡子和尚。白胡子和尚见心,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总结出人的一生应顺从于自然。一切的法则也都源于自然。他这些年来很少再理俗事,一门心思地在这全福寺参禅悟道、讲经说法。由于他深入研修,潜心禅学成为倍受尊敬的禅宗大师,也是华夏内外著名的得道高僧。尤纳明见白胡子和尚见心大师居然亲自跑出来迎接自己,心里倍感受宠若惊忙稳了稳身体朝着见心和尚略微弯了弯腰,施了个礼道:阿弥陀佛,见心大师客气了。见心忙道:岂敢岂敢,贵客如何知晓老讷正是见心?既然能唤出老讷的贱号,来来来,还请贵客移步禅房,老讷与你奉茶。老和尚的几句话明确告诉尤纳明,这个老和尚并没有将自己错认为他人,而是一时兴起要请自己这个陌生人与他喝茶聊天。于是赶紧称谢道:大和尚客气,尤某不请自来恐怕搅了您与众位禅师的清修,在下心感惭愧,跟大和尚告罪还来不及呢,又岂敢劳动大和尚与我奉茶?双方站在大雄宝殿之前一阵寒暄推让,最终还是尤县令让步,领着童子跟随着大和尚的脚步走进了禅房。等进得禅房后双方落座,尤纳明见白胡子和尚贴身的小沙弥,早己用西只白色的瓷碟装满了香禚、京果、香瓜籽、长生果等各式茶点放置在茶桌上,等待着师父领着贵客进来,见心和尤县令进门后走到茶桌边分宾主落座,童子在大人的身后站好,还没容见心和尚说话,司茶的小沙弥己将两盏热茶筛好,放在师父和贵客的跟前,几口热茶落肚,又吃了几块糕饼,这时和尚开口道:尤大人你知道为什么今天会光临敝寺吗?看来你并不知道,告诉你因为我们俩前世有缘老讷见你总有几分似曾相识的感觉,不知大人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先生面相富贵,气宇轩昂现在应该己是官场中人了吧?今天光降老僧的全福禅寺也是前世的因果。尤纳明听老和尚这么说,心中不禁微微地颤动了一下,他心想没道理呀,自己与这老和尚素昧平生,他怎么会知道我姓尤是官方府中的人?难道他有什么特殊的功能?尤纳明是个非常内敛的人,心中虽是这样想,脸上却丝毫没露出一点点的波澜,只是淡淡地说了句“不知大师何出此言“?阿弥陀佛!见心念了声佛号又道:“人之心、性、命、运、气、色、相都密切相关,心决定性叫心性,性决定命叫性命,命决定运叫命运,运决定气叫运气,气决定色叫气色。老讷看你色相,便可知你的心性。一个混迹于官场的人,自然会带有官场的特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官威”或者说“官气”,“官威”和“官气”在人的一举一动中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檀越身体里就有股非常强烈的官气。且面相平和,视线上仰,据老纳观察,檀越的仕途应该是刚刚起步,未来之路将不可限量。尤纳明听罢半信半疑呵呵一笑道:照见心大师的意思,莫非尤某将来还有登堂拜相的机会?如果真是这样,尤某在此立誓必将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见心和尚闻言用手摸了摸自己的银白胡须淡淡的说:若有哪修不修庙宇,塑不塑金身照老讷看并无大碍。老讷只想替天下苍生恳求大人,如果真有此日,请大人立身庙堂,应以天下百姓的利益为己任,促进华夏各民族和平相处,把普天之下黎民百姓的事当做是自己的责任,多做善事,真诚待人,心系苍生。让天下的百姓可以安居乐业,我想能够那样可什么修庙宇,塑金身要有意义的多......尤纳明听了老和尚的话后如沐春风,这之后他在公务之余,偶尔也会来到全福寺找见心和尚闲坐吃茶。今天听说伍廷芳带逍遥王来全福楼吃早餐,他又想到了见心和尚。尤讷明在地上足足跪了半个多时辰,换作是别人早就挺不住了,不是体力不支就是心理上承受不住。而尤讷明却若无其事不卑不亢,脑子里想的都是见心和尚,似乎根本就没把这当作什么事情。而尤讷明却若无其事不卑不亢,脑子里想的都是见心和尚,似乎根本就没把这当作什么事情。这种情况倒让明玉弘对尤纳明产生了兴趣,他想,咦这小子一介芝麻官倒是挺沉得住气呀,居然一声不吭,身不摇腿不晃首通通地跪了半个多时辰,看来身体素质挺好呀。他哪里知道这个尤纳明特别擅长长跪,原来尤纳明出生于大山深处一个非常封闭的传统文人家庭,尤家祖祖辈辈都担任当地的学宫教授之职,他们对传统儒家的思想、礼仪非常看重,以至在很多场合要求子弟,读书、待客、会见长者时都要采用跪坐的姿势,以表达尊重与重视这是尤家独特的规矩,而尤家的这个规矩缘于《论语》中记载的一个故事一样,一天孔子的老朋友原壤,约孔子见面,原壤一个人坐在家里等孔子。孔子进门后,看见原壤跪坐的时候两腿分开,姿势很不端正。于是很生气,指着原壤骂道“老而不死,是为贼”,并且边骂还用棍子敲了原壤的腿。“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更少有人知道孔子说这话就是因为对方跪坐的姿势不端正。尤纳明从小在尤家长辈严格的要求下生活,养成了非常好的礼仪习惯和特殊的能力,不要说跪半个小时即使跪一天也不会伤及皮毛。他在这跪着没事,明玉弘和伍廷芳倒是有此坐不住了,尤其是伍廷芳,眼见着本县的父母官首通通地跪在自己的面前,心里总有些不踏实,几次想要走过去搀扶但,逍遥王不吱声他也不敢造次,只能时不时地拿眼睃尤纳明,心说:我的王爷唉,差不多就行啦,人家跪也跪了,礼也行了,有啥事让人起来说也一样啊。逍遥王明玉弘当然明白伍廷芳的意思,他其实也并不想搞得过份的难堪,只不过想惜此机会先杀一杀这个七品芝麻官的威风,让他懂得在自己面前他连一只狗都不如,见伍廷芳不停地睃自己心想罢了这个好人还是给廷芳做吧。于是轻轻地咳嗽了一声,见尤纳明抬起了头,明玉弘转过头一脸疑惑地问道:廷芳兄下面跪着的这位是谁?伍廷芳是个十足的老狐狸听逍遥王这么说早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连忙接口道:唉哟王二爷呀你看这都怪我,还没有来得及给二爷介绍,这位谷先生乃是本县的父母官大人,他特别的有心,听说二爷光驾綦江,昨晚曾来寒舍求见二爷,由于当时太晚您安马劳顿了一天己经睡下,我怕打扰没敢禀报,这不今天他又来了,听说二爷光驾綦江,昨晚曾来寒舍求见二爷,由于当时太晚您安马劳顿了一天己经睡下,我怕打扰没敢禀报,这不今天他又来了,二爷您看是不是让谷大人起来说话?噢,原来这位就是綦江县的正堂谷大人吗?廷芳你怎么不早说呢?来来来谷大人赶紧免礼,免礼平身,说着作势就欲从座位上站起身来,他这还没站起身,伍廷芳早己走到了谷县令的身边将他从地上拽起来按倒在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谷纳明一边让一边嘴里喃喃细语地说:王二爷面前岂有谷某之位?身子却己被伍廷芳按在椅子上了,谷县令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自己身份卑微哪里敢大马金刀地坐在逍遥王的面前,于是赶紧挪了挪身子,侧倚在椅子角上低下头像是等待着明玉弘的训示。而这时候明玉弘和伍廷芳的早餐也己吃完了,明玉弘看了眼伍廷芳、站起来就往门外走去。伍廷芳见明玉弘往外走立即站起来也欲跟着往外走,看他们要走,谷县令还真有点急了,他心想,自己千辛万苦好不容易遇到王爷了决不能一句话不说就让他走了。如果这次这样,下次再想见王爷就更不容易了。想到这他恶向胆边生忽地立起,一把拉住跟着王爷往外走到伍廷芳道:员外留步,纳明有事相求。伍廷芳当然知道逍遥王所做的一切就是想卖个人情给自己,他是要让这县太爷谷纳明发自内心地感恩,伍廷芳见谷纳明拉住自己说有事相求,于是立住身子道:大人有话请讲,只要廷芳可办到一定尽力。谷纳明点点头小声道:隔壁是全福寺,寺里有个高僧名唤见心,是下官的朋友,伍员外是否向王二爷建议下,我请你们一起去见心和尚的禅房饮茶,老和尚那有上上品的好茶,见伍廷芳面带迟疑谷纳明忙补了一句道:


    (http://kkxsz.com/book/ccbbgi-17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