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昌国遗烬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一章:昌国遗烬

 

咸涩的海风裹挟着盐粒,十二艘福船悄然泊近昌国盐场。赵铁柱的青铜义肢扣住舵轮,望着岸上连绵的盐垛——那些雪白的锥体在暮色中泛着诡谲的幽蓝,竟是掺了防潮的螺钿粉。

"看那旗幡!"阮明玉压低嗓音。盐丁歇脚的芦棚外,半幅焦黄的"殿前司"牙旗在朔风中翻卷,旗角暗绣的螭纹与苏芷晴的玉璜如出一辙。

我们扮作盐商登岸,阿蛮的独臂提着特制盐秤——秤砣实为磁石,能感应地下铁器。盐场总管是个跛足老者,他着苏芷晴呈上的玉璜,突然老泪纵横:"二十年了...陈丞相埋书那夜,老朽正是守更人!"

老者引我们至废弃的卤井,井壁青砖上密布指痕。蒲如月点燃烟雾瓷掷入井底,腾起的青烟竟在井口凝成八卦图形。赵铁柱的青铜义肢卡住辘轳机关,井底忽现暗道,咸腥的穿堂风里裹着陈墨香。

"这是景炎元年挖的藏经洞。"老者颤巍巍举起松明,火光映亮三千口陶瓮,"盐卤防蠹,硝石避火,陈相说这些典籍要守到火德重光..."

瓮中《咸淳临安志》的玉版宣毫发未损,某册书匣暗格内惊现半枚铜钥匙——柄端阴刻"凤凰山六和塔"。

突然,地面传来元军的号角。我们冲出卤井时,二十艘新式蒙冲舰己封锁港湾。这些战舰配备襄阳缴获的回回砲,砲手竟是当年吕文焕的旧部!

"放火鹞!"伊本·赫达转动星象仪。十二架竹制滑翔翼从盐垛后掠出,翼下悬挂的烟雾瓷在元军阵中炸开。赵铁柱趁机带人推倒盐垛,飞扬的螺钿粉遇火即燃,海面腾起炫目蓝焰。

混战中,苏芷晴的玉璜突然灼烫。循着感应,我们在盐仓地窖找到半截石碑——陈宜中亲书的《昌国藏书记》载:"...德祐二年正月,陆丞相密运《武经总要》铁叶版至此,沉于灌门暗礁..."

子夜涨潮时,我们驾鹰船潜入灌门。月光穿透碧波,照见沉船间成排的铁箱——这是张世杰麾下"铁头船"特有的装甲。阮明玉用琉球所获的鲨齿匕首撬开锈锁,五百片锻铁典籍在水光中森然如鳞。

"小心机关!"蒲如月拽开正欲触摸的赵铁柱。铁叶边缘突然弹出狼牙钉,正是《武经总要》记载的"伏弩机"。阿蛮取来磁石吸住机括,众人方得展阅这传世孤本。

黎明时分,元军发起火攻。昌国盐场百年陈卤遇火即爆,我们趁乱驾船突围。妙音法师的菩提树在船尾疯长,根系缠住追击的蒙冲舰舵。赵与珞星舟残骸上的铜灯突然自燃,二十八宿火光指引我们拐入灌门暗流。

当最后一道险滩掠过船舷,苏芷晴展开浸透的《昌国海防图》。盐渍斑驳处,几行矾水字迹渐显:"...祥兴元年二月,张枢密沉典籍于崖门奇石..."咸涩的海风卷起残页,东方的海平线己泛起鱼肚白。


    (http://www.kkxsz.com/book/jaa0dd-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