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靠,谁在说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0章 靠,谁在说谎?!

 

赵睿起身,送任守忠出门。

临到门口,任守忠说道。

“地址,公子可还记得?”

哟,这是急着让我上门回礼呢?

礼尚往来,效率这么高?

不过,反正明天本来也打算挨家挨户拜年,于是他点了点头。

“您最好晚饭时间到。”

送走任守忠一行,回到屋里。

苏轼打趣问。

“谁送来的?咱们叔父?”

赵睿笑着走过去。

“哈哈,大哥,你又说笑。来看看吧,咱们这位叔父究竟送了什么过来。”

众人一听,好奇围了过来。

赵睿随手打开一个箱子。

里头码得整整齐齐,全是书。

再开一个,还是书。

赵睿心中腹诽。

大过年的,送“输”……

你怎么不干脆送几套卷子呢?!

真够牛逼的。

“好家伙,他是个文人啊。”

苏轼瞧着稀奇,随手从一堆书里抽出一本《资治通鉴》。

“嗯,都是好书。”

赵睿笑笑,不置可否,又扭头去看别的箱子。

果不其然,大头都是书,有官方修的,也有名家手抄本。

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农桑兵法。

除了书,还有几个小箱子。

打开一看,里面摆放着整齐的物什。

几块温润的玉佩。

几锭足色的金叶子和银锭。

几匹上好的蜀锦和湖绸。

还有一方古朴的砚台和一支镶嵌着玛瑙的笔洗。

该说不说,这位叔父送这些东西,什么意思,赵睿看明白了。

这不仅仅是压岁钱,里头更多是一种心意,一份支持。

送书,是希望他继续精进学问;

财物,是让他踏实过日子,不必为生计发愁。

合上箱子,赵睿冲大家笑了笑。

地契不香吗?

送这些玩意儿。

夜色渐深,屋子里喧闹渐渐平息。

酒足饭饱,加上倦意,大家陆陆续续告辞。

赵睿、苏轼、苏辙、曾巩、章衡几位凑一块儿,商量第二天拜年怎么安排。

苏轼说。

“明儿一大早,咱们先去拜见恩师和包大人。”

赵睿点头。

“没问题。”

苏辙问。

“然后呢?各走各的,还是一块儿去?”

曾巩提议。

“我觉得,挑几处重要的,咱们一起去比较好。”

章衡也赞同。

“嗯,子固说得有理。”

赵睿听他们讨论,自己对宋朝官场和人脉还不熟,跟着几位大佬肯定最保险。

“行,就这么定了。明早拜完再细说后续行程。不过,要是谁想去拜访同乡或者私交好的朋友,自己单走也成。”

这个世界,他没什么关系需要走动。

跟着他们去见见世面挺好。

闲聊了几句,确定了明早时间,各自回房休息。

外面仍然传来爆竹声声。

赵睿从暗格中掏出充满电的手机。

熟悉的屏幕光亮起,在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

握着手机,感觉仿佛握住了与另一个世界的连接。

充电宝还能给手机充两次满电,够他撑一阵子。

等电量差不多了,把充电宝交给韩志刚,让他想辙给充上。

来宋朝也有段日子了,但他的认知大部分停留在对周遭的耳闻目染,和电视剧里碎片化印象上。

对于真正的历史、人物、制度、文化,了解得还不够深刻。

即将科举,会见许多人,产生许多交集。

他最需要了解的,无疑是围绕在他身边的人物。

尤其是“大哥”和“三弟”。

他们的思想、生平、与同时代其他人的关系……

这些是站稳脚跟的关键信息。

他滑动屏幕,点开视频文件夹。

里面存了不少前世下载的视频,大部分娱乐性质。

可里头有一类,眼下对他来说简首是无价之宝。

前世喜欢书法,手机里存了好些书法讲座视频。

讲书法,追溯源头、分析风格时,免不了要扯上相关历史人物和事儿。

但愿,里面的内容派上用场。

画面中某个历史讲座现场。

一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主持人对着镜头侃侃而谈。

内容是宋代名人书法鉴赏。

赵睿一边看,一边听着主持人的讲解。

那些拗口的古代名字和典故,在现代人讲述下,似乎没那么难以理解。

忽然主持人提了一句。

“说到宋代,不得不提嘉佑二年,宋仁宗时期著名的千年龙虎榜考试……”

赵睿耳朵当时就支棱起来了,整个人嗖地打起了精神。

千年龙虎榜?

“……在那场考试中,涌现了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程颢、等等一代英才,几乎是宋代文坛的半壁江山。”

主持人顿了顿,继续道。

“我们今天要重点讲讲曾巩、曾子固的书法。曾巩在那次考试中,流传下来一篇阐述《周易》经义文章……”

赵睿脑子像被敲了一下,整个人傻眼了。

啥玩意儿这是?!

感觉整个人晕乎乎的。

主持人抬手一指,旁边立着块屏幕。

特写镜头随之切过去,屏幕上出现了一张高清图片。

一幅字迹清晰、笔墨隽永的古代书法。

赵睿立刻认出,这字儿就是曾巩的。

“大家请看这幅图片,这是当年千年龙虎榜会试,第西场经义考卷的局部复刻。”

赵睿的心脏猛地被揪了一下,呼吸都快停了。

主持人一边说,一边用激光笔在屏幕上图片中的书法上移动。

“考题选取了《周易》中乾卦的一段经文——‘乾。元,亨,利,貞。’ 大家可以看到,下面的小字,就是考官的要求,大意是让考生详细阐述这句话在《周易》中的含义,并结合卦象进行解释。”

字迹苍劲有力,带着一股古朴韵味。

本身极具观赏性,但此刻落在赵睿眼中,却像是一道惊雷,劈得他头晕目眩。

《周易》!

经义考题是《易经》中的《周易》。

这不是假的!

手机里放的这视频,是现代人研究历史讲出来的,不是宋朝人为了蒙他瞎编的。

主持人指出的图片,分明就是考卷,连要求都写得一清二楚。

欧阳修亲口告诉他的,是《春秋》和《论语》。

章惇给的,是另一个版本。

现在,这个来自他原世界的、被现代历史研究者确认的、甚至有考卷局部为证的版本。

赫然告诉他,考的是《周易》!

到底哪个是真的?

谁在说谎!?

他一下摸不准了……


    (http://kkxsz.com/book/jacfda-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